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330章 只要有钱挣,什么都好说
一根烟抽完,杨支书起身道:“落雁没跟你回来?”



吴远回头指着卧房道:“应该在屋里忙呢,我叫她。”



“不了,不了。”杨支书下了门廊的台阶道:“跟我到学校转转去,有些问题得你参谋参谋。”



于是爷俩一并出了门。



吴远再给老丈人续上小熊猫,杨支书不接了,直问道:“有华子没?”



“有有有。”



一根华子才抽了一半,爷俩就站到了村办小学的那块地前。



杨支书指着南边道:“你看,上回你让把学校大门,建成面朝北方。但你注意观察这地势,南高北低。”



“大门朝北,房子要是盖在北面的低洼地上。一下雨,岂不是都要掩上了?可要是建在南边的高坡上,这低洼地又做何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个好办,”吴远当即道:“为了孩子们的安全,房子肯定要盖在南边的高地上。这些低洼地,中间开条路,垫高起来。至于两边……”



杨支书沉吟道:“两边这低洼地,种庄稼正好。”



吴远不由笑了。



印象里,村办小学刚建成那头几年,北面的低洼地,确实种了庄稼。



每到收成的时候,董斜眼就组织学生们收割、打粮食,着实让学生们跟着体验了一把农村生存的艰辛。



算是一场生动的学习动员课。



只可惜到最后,把粮食都驮回自家去了,有些虎头蛇尾。



直到后来,学校争取到了经费,才把这低洼地周围,铺了条碳渣垫起的跑道,渐渐地,搞了两个篮球架,打了自流平,成了重大活动的操场。



所以这一次,吴远直接道:“这块低洼地,干脆也垫起来,做操场。”



杨支书俩眼一瞪:“你说的轻巧,这得多少方土石?”



吴远解释道:“咱们一开始就把学校条件盖的好一点,这样才能招来更多的好老师。缺钱的话,家具厂可以先行垫付,等年底从村里的分红里扣。”



杨支书略一琢磨,就否定了吴远的提议:“这钱不用从村里出。今年的河工还没落实,就让挨家挨户,运几方土来,自然就垫起来了。”



“也行。”



吴远习惯于用钱来解决问题。



可扎根农村多年的老支书,总习惯于从村里的实际情况出发,来解决问题。



相比之下,还是老支书这法子更符合农村的情况。



“爹,什么时候动工?”



“正月二十八,阳历2月23号。”



吴远一估摸,“哟,还得等好几天。这天不会再冷了吧?”



杨支书肩膀一抖,习惯性把外套往上一拖道:“马上出正月了,冷也冷不了几天。我不担心变冷,我就怕下雨。”



吴远一琢磨,可不是么?



北岗这片,从今年开始,陆陆续续地洪涝了好几年。



所以这学校必须得趁夏天洪涝来临之前,盖起来。不然的话,今年九月,可别想开学。



(本章完)
(2/2)
  • 加入收藏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