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1227束水攻沙
巡抚是明代地方最高行政长官之一,拥有一省的行政、军事、监察、司法等各项权力,巡抚的职责包括管理地方政务、监督官员、处理司法案件等。



巡按则是中央派出的监察官员,负责巡视地方,监督官员的行为,弹劾违法乱纪的官员。



巡按的权力虽然不如巡抚大,但其弹劾权对地方官员具有很大的威慑力。



洪武十年,太祖朱元璋派监察御史巡按州县,此为明代巡按之始,至永乐朝遣御史分巡天下成为定制。



巡抚这个官职正式设置是在明宣德、正统时期。



明初时,地方以布、按、都三司为地方最高长官,布政使掌一省行政,按察使掌一省刑名,都指挥使掌一省兵事。



如此一来虽然能在很大程度上集中皇权,避免地方势力坐大,可缺点也很突出,一旦遇到重大政务,三司之间往往不能实心配合,甚至是相互推诿。



巡抚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诞生,为了更好地统辖一省事务,巡抚设立之初其职权就在三司之上。



不过话又说回来,朝廷将地方的大事全部委托给巡抚,总得来说心里也不踏实。



于是,利用巡按制衡巡抚的策略也就应运而生了。



实际上,张学颜和刘台的不和,正是大明朝所有巡抚和巡按不和的一个缩影,各地皆如此。



以品级论,巡抚多为尚书、侍郎、都御史、少卿等京官出任,地位比较高。



巡按虽然只是七品京官,但口衔天命视同钦差,实际权力丝毫不逊巡抚。



巡抚、巡按都有巡察地方的职能,且一般都带都察院衔,地方各级官员的升降调补既受到巡抚的影响,同时也受到巡按的制约,如此巡按与巡抚的矛盾就必然出现。



景泰开始,各省巡抚统一加都御史衔,而巡按只是监察御史,如此巡抚与巡按就成了名义上的上下级关系。



然而后来的事实证明,抚按之间的关系并没有任何缓和,反而愈演愈烈,巡按往往舍其本职而侵夺巡抚的职权。



朝廷派遣巡按的本意就是压制巡抚,经过长时间的对峙,朝廷最终还是站在了巡按这一边,坚决实行以巡按控制地方的目的。



有明一代,巡按始终压巡抚一头。



因此,也就能理解当初刘台为什么抢夺本该是张学颜职责的原因了。



但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巡抚和巡按都挂都察院衔,但实际上只有巡按才被认为是都察院的人。



实际上,刘台当初争权也是在为都察院同僚打样,如今倒霉,按说朝中御史应该更偏向他才对。



但是,既然已经定下有于应昌去辽东核查刘台案,依照于应昌和张四维的关系,显然偏向性明显。



实际上,原时空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大明一向中立的都察院确实倒向张居正,张居正不仅得到内廷支持,又有都察院和六科的帮助,才能做到权侵朝野,完成几乎不可能完成的改革。



魏广德没心思看奏疏,就静静坐在值房里思考着都察院态度的转变。



这绝对不是一个好的信号,即便他和张居正私下里关系良好,可背不住也要提防一手。



高拱可就是在他如日中天的时候,悄无声息就被张居正搞走的。



到现在,听说高拱还在新郑成天骂张居正。



其实,魏广德到这个时候多少也知道是怎么回事儿了,只能说张居正好算计。



其实当初嘉靖皇帝留下的烂摊子主要是国家财政亏空,但是官员选得其实都还不错。



所以,留给隆庆皇帝的朝堂可谓人才济济。



张居正虽然继承徐阶衣钵,在朝中势力很大,但说到底他还是内阁里最年轻的人,难以服众,即便抢在许多人前面入阁积累资历。



面对内阁如此多人,如陈以勤、赵贞吉等人,除了李春芳,张居正心知难以和他们争斗,于是在有人为高拱游说的时候,才把高大炮从新郑拉回京城。



如果,高拱回朝后,其强势做风很快就驱逐了陈以勤等人,张居正也就是仗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4)
  • 加入收藏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