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版的打火机。
制作火折子涉及多种材料和工艺,中间每一步都彰显了古人的智慧。
用薯蔓浸水中泡浓,取出捶扁,再泡加棉花、芦苇缨子再捶,晒干,加硝、硫磺、松香,樟脑等易燃物质和多种香料而制成的,最后折成长扁筒或拧为绳,将这些原材料转化为可燃的火星。
古代不止有打火机,还有火柴。
据宋朝《清异录》记载,宋初有人把松木条浸泡在硫磺里,做成一种可以引火的木条,一接触摩擦就剧烈燃烧,当时也被称为“引光奴”,后来则叫做“火寸条”,在市场上售卖。
到明代,此物又被叫做“发烛”,从工作原理来说,此物堪称古代的火柴,和现代火柴相比,发烛的唯一区别就是没有使用“磷”这种元素。
“朕来开炮。”
小皇帝兴奋的从魏广德手里抢过火折子,用火焰点燃一门火炮后的引信。
“砰。”
一声清脆炮响,木球打在前面木盒子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