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81.束戈卷甲



白起惨笑一下:“赵括说了,我军裨将以上,一个不留,裨将以下,断指换命。换过来说就是如果我军裨将以上,甚至如果我,这个坑杀赵军的主使,没有把命留下,赵括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必会放过我军将士。



就算赵括真的不愿意杀降军,他麾下那些士兵,没看见我的人头,会不会无处发泄,杀俘泄愤呢?何况,作为一军主帅,兵败垂成,本就该死。你们速速离去。”



说完,白起看向仅有的几个裨将:“王龁、张唐,为何你们几个还不走。”



“黄泉路上,和武安君做个伴。”



“我张唐,不论生死,都愿追随武安君。”



白起一声长叹,如此忠义的搭档,却是要陪着自己,面对即将到来的死亡。



自己其实也可以选择死战,用自己的威望,用森严的秦法,用之前杀俘的经历,来恐吓,来威胁,来强制自己麾下这些士兵,拼死一战。



让自己这些士兵咬着草根和树皮,强行用已经松软无力的四肢,还有已经无法集中注意力的精神状态,去接敌,去死在冲锋的路上。



甚至让自己的士兵用死去同伴身上最后的能量,化为野兽,然后进击。



去悲壮,去牺牲,让赵人付出惨重的代价。



又有什么用呢。



无非是便宜魏人而已。



而投降以后,这些秦军只会被割去双手大拇指,拿不住兵器。



但是可以握住农具,可以种田,运货。



甚至还可以回家,告诉婆娘自己好不容易死里逃生,然后久旱逢甘霖。



以后再告诉自己的孩子,赵人凶猛,跟他们打仗一定要拼命。



二十年后,新的老秦人一定会重新站在这片土地上。



这一切的前提,是需要自己,这个亲口下令坑杀二十万赵军的白起,奉献出自己的人头,平息赵军的愤怒,来换取自己麾下士兵的安全。



王龁、张唐也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他们也选择了留下。



作为祭品。



“传我将令,全军弃械,自断双手拇指,向赵军投降。不愿降者,带足弓箭,自行穿山离去。”



这是白起此生,最后一道军令。



漫山遍野,都是劫后余生的庆幸,和对许久未曾有过的饱腹感,深深的期待。
(2/2)
  • 加入收藏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