擂鼓,聚将。
数十名将领在中军大营内,情绪高昂,求战意愿强烈。
赵括坐在桌前,却是一脸严肃。
有亲近的将领问道:“上将军为何如此闷闷不乐。”
赵括见有人问自己,心中喜悦,脸上却还是不动声色,犹如被人抢了五百万一样:“三年之力,废于一旦!”
随后赵括竟然朝着东方邯郸的方向直接跪下,眼含热泪。
众将不明就里,纷纷上前询问。
赵括狠狠捏了自己一下,眼泪多了一点,他装模做样抹了一下脸,继续说道:“秦狗和魏狗互相勾结在一起,魏狗在邺城和大梁聚集了大队人马,准备偷袭我们的邯郸。”
众将震惊,大帐内一时寂静无声。
赵括继续说道:“现在我大赵全部精锐都在我们这里,后方都是老弱病残,邯郸岌岌可危。我心念吾王安危,难以自抑,因此流泪。”
这话一出,众将不由得大吃一惊,但也纷纷感念赵括的忠义。
赵括继续说道:“我自小呕心沥血,苦读兵书,就是为了今日名扬天下,将秦狗赶回函谷关,为我大赵一统天下开辟基础,不想竟碰到如此绝境,该如何做,请诸位教我。”
大帐里众将面面相觑。要说打仗,建功立业,这些职业军人当然是求之不得。
但是如果国都都没有了,那就算打赢了秦国,有什么意义呢。
而且救驾之功,可不比开辟疆土来得差。
邯郸就在赵国的边境,离魏国很近,可以说只要魏国愿意,一个冲锋就可以冲到邯郸城下。
魏惠王时期,离现在并不久远,魏国在庞涓的带领下曾经攻破过邯郸,虽然最后被孙膑采取围魏救赵的计策解决了赵国的灾难。
但是每个赵国人都不会忘记自己的国都邯郸曾经被魏国攻破的耻辱。
在安静了片刻以后,有年轻将领高喊:“先杀魏狗,再回来杀尽秦狗。”
“杀光魏狗。”
“血洗大梁。”
赵括见此场景,从身后拿出一把箭,当众折断,高声说道:“为今之计,当然要先救我王和我国都。我只恨魏狗作祟,竟然在这个时候背后捅刀。我赵括在此立誓,今生不灭魏国,誓不为人!”
话音刚落,凭空响起了惊雷。
这吓得赵括差点坐在地上。
该不会老天爷把自己这话当真了吧。那自己岂不是要真的把魏国灭了,自己哪有这本事。
众将却被这折箭誓言鼓舞,纷纷应诺:“不灭魏国,誓不为人!”
群情激愤。
有几个老成的将领想要看看诏书,证实这件事真实性,见此场景,知趣的闭口不言。
在另外一座帐篷呆着的赵从也是双眼通红,双手握拳。
之前在中军大帐之内,只有他和赵括在的时候。
赵括的表演让赵从信以为真。
这里其实存在着一个巨大的巧合。
在赵国朝局中,分为两派,一派是以平原君赵胜为主的主战派,另一派则是平阳君赵豹为主的主和派。
廉颇和赵豹走得很近,但他却是被赵胜举荐的。
而赵括和他父亲赵奢,也算是赵胜手底下仅次于廉颇的将领了。
之前廉颇作为宿将,采取的防御策略起码保证了赵国不会由于贸然出击而元气大伤。
这样最起码给了赵国一个拼国力的机会。
赵国虽然不如秦国,但是如果赵国能够争取到周围国家的帮助,保持僵持,甚至拖垮秦国也不是不可能。
可惜战国混战,各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小心思。
如果说这个时候的秦国是第一强国,那么赵国说自己第二的话大家也不会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