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一百二十二章 密匿、惊觉(二)
“据谙斋先生说,胡康之已经从外地回京了。”



崔乙站在台阶底下,朝叶永甲拱手禀报道。



“做事还是要稳重些,”叶永甲用手轻轻一拂栏杆,“你再让谙斋打听一下,这胡康之是办什么差去了?”



“下官问过了,谙斋说这是机密,实在难以获知。但是看见他时常进出宅第,好像很忙的样子,其中应该有内情。”



“那只能再拼上一把了,”叶永甲叹了口气,“但我们并无擅自调查的权力,不知能以何法抓他来?”



崔乙道:“胡康之毕竟是朝中官员,一旦抓他,势必会打草惊蛇。而他所任心腹大多是府上仆役,无权无势,或许可以对这些人下手。”



“要有个借口。”



“这也好办,这些人常在市井厮混,不愁找不到污点。”



叶永甲大喜,命他速去办理此事,若有进展,即来汇报。



崔乙早年亦混迹民间,因此在京城周遭颇有人脉,没过几天就纠集了几个老朋友,详问胡康之府上的轶事。在闲谈间,得知胡府上有个宾客叫丁常,因在外乡欠了许多钱,才逃到胡康之这里谋生计,想就此把风头躲过去。



崔乙大感兴趣,接着又问此人在胡府地位如何,众人就说:“他常常去酒楼上喝得酩酊大醉,醉后便说起自己怎样进得皇宫、怎样替主子使唤人。有一次甚至拿了一枚官印给我们看,把弟兄几个都吓呆了。”



崔乙听了,略发数声冷笑,随后掏出二十两银子,撒在桌上:“求诸位帮个小忙。”



“你现在是官老爷了,拘谨什么,说。”



“有专门关人的地儿吗?要隐蔽,我那刑部不行。”



“城外村口有座破庙,周围杂草丛生,基本没一个人影。”



崔乙满意地点了点头,便将银子对半分给了众人,全部打发走了;自己则赶紧回到刑部,调派衙役,准备劫持丁常。



丁常正奉着胡康之的命令,到东宫办事,待一切都妥当了,已近傍晚时分。他照常步行回府,不觉走入一条漆黑的巷子。



突然,身背后响起杂乱的脚步声,吓得他全身冒出冷汗,猛然回头,却未见有人。正当惊惧之际,右手边就扑来几个健硕的身影,将他一把揪住。



“好你个小子,原来躲债躲进京城了!”那衙役眼如铜铃,口水都喷在他的脸上。



“你们是谁?”



“当初借你钱的余大财主你不认识?”



丁常顿时变了脸色,大声喊道:“我如今不同了,是胡主簿的座上宾!你们若敢如此,小心全家遭殃!”



“去你妈的,不还钱就跟我们走!”说罢,往他手上套了镣铐,眼睛蒙起青布,塞入马车内,往城外驰去。



“让他好生瞧瞧。”



只听一声令下,丁常眼前的青布被轻轻摘下,他睁开眼睛,见自己身处一间空敞的屋子内,周围布满灰尘,板壁也老旧不堪,像即将要倒塌下去一样。



“这……这是哪里?”他缩着脖子,不安地问。



“你不用管这是哪儿,”衙役站在他面前,一只脚踩着桌子说,“我们又不会杀你,只要满足我们的要求,立刻放你走。”



丁常慌忙磕头,央求道:“诸位老爷行行好,别看我是胡府的人,身上真没攒多少钱!”



“没有钱,可以拿情报来换嘛。”旁边的人煽风点火着。



“哪种情报?”



衙役应声道:“我们听说,你家主子曾受蓝渊的重用,和六七个人共拟了一份告发的名单,那些人你见过没有?”



丁常思索片刻,答道:“胡老爷与他们甚为交好,时常邀至府内喝酒,我自然见过几面,可惜没记住一个名字。后日恰逢胡老太太大寿,要置办酒席,他们也将前来。”



衙役问:“你确定那些人都会赴宴?”



丁常犹豫了一下:“差不多吧。毕竟蓝渊进了诏狱,他们都怕被卷进去,像这样聚在一块,出了事还能互相照应。”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 加入收藏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