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一百一十四章 互诈、弛禁(四)
“主事老爷,既然您没别的吩咐,小人待会儿就出发了。”小吏放下水壶,当即掸了掸手,回身来向万羽之禀报。



羽之看着火盆中旺烧的火焰,低下双眉,一摆手道:“且慢,我改主意了。朱家不必查抄了,叫人去把汝宁的兵都撤了。”



“什么?”小吏心里一惊,可想到刚才被烧毁的信,立马反应过来,微笑答道:“小的这便去办。”



在这段时间里,朱养瑞一直在确山躲避,想打听家人的情况,也查无音信。就在一筹莫展之际,他忽然收到一封家书,知是万羽之撤了兵丁,又收了拘捕之令,因此欣喜非常,即命仆从收拾行囊,欲回汝宁。



“贤时兄!又有新情况了,看来您还走不成。”



朱养瑞回头看去,见是县丞从门外匆忙赶来,顿时脸色大变,抽出椅子请他坐了,问是何故。



县丞坐下叹道:“信阳那边有使者到,说要叫您去商议机密事宜,似乎……没理由拒绝。”



朱养瑞凝重的表情逐渐缓和下来,轻轻笑道:“我以为什么大事呢,这个怎需担心?他已经将兵撤了,不会对我怎么样。”



县丞却仍担忧:“可搜查到的证据都在姓万的手上,抓人不就是他一句话的事儿?”



朱养瑞摇摇头:“他们要有抓人的念头,早就动手了,现在重提谈判,只能说明他们不敢。”



“也是,”县丞颔首,“如此看来,叶党真没那么神通广大,照样是有所忌惮呀。”



养瑞道:“这点道理,您悟得太晚了。叶永甲的乌纱帽也是皇上赐给他的,他岂能事事做主?不还得老老实实地依着规矩。”



万羽之刚在银炉上点起第二炷香,忽听窗外传来阵阵脚步,连忙吹灭了火,将炉子收进抽屉,一边整着衣襟,一边喊:“进。”



只见房门一开,朱养瑞被两个书办带了进来,向羽之弯腰行礼,寒暄就坐。



“朱乡绅,对于前些天的误会,我感到十分抱歉,”万羽之说着,顺势给众书办使了个眼色,他们便连忙退去,闭紧了门,“我本不想那么粗莽的,奈何上差有命啊。”



“您听说了没有?朝廷又废除了之前的禁令,叫我继续清查田亩。”



朱养瑞与他对视良久,方才答道:“略……略有耳闻。”



“其实我挺犯难哪,”万羽之走到他身旁坐下,“叶大人一心想着新政,根本不考虑执行的难处,甚至留下了先前的拘捕文书,说如果我不动手,就直接派人将您押送京师。可我知道,您在本省声名显赫、有权有势,倘若用暴力的方式解决,只会引起大乱。”



“大人的遭遇,我深表同情。”朱养瑞虽这般说着,表情却没有丝毫波动。



万羽之于是靠近他说:“所以我想趁这个机会,私下跟您商量一件事:您回去先把兼并的学田都退还了,这样我再向上差禀明,就可以说您‘不曾霸占田地,亦无违法之嫌’,这事便可以算了结了,自然无人深究。不知您意下如何?”



朱养瑞倒不愿全信他的话,捏着胡须,暗里想道:‘我对叶党虽无几分了解,可如此重要的差事,叶永甲能交与他来干,足以证明此人是忠实的心腹。再者,他始终能与京中通信,这或许是叶党的诡计……’



便打算藏掖几分,谨慎答道:“草民一生勤恳本分,世守祖业,不想遭此大祸。万幸大人出手相救,感谢不尽!不过草民虽侵吞过别人几亩地,但公家的田是万万不敢碰的,学田也确实是捐出去了。”



万羽之沉下脸来:“朱乡绅,都到这样的关节了,您还硬撑些什么呢?老实认了,我才能保你全家数十口人的命!”



朱养瑞拱手道:“天地良心,草民根本没做过那样的事。如若索要,我也只能交出兼并的私田。”



羽之听罢,正要起身发怒,却又转念一想:‘他答应退田不就成了?管它公的私的作甚!’便稍稍收敛情绪,问养瑞道:“能交出多少?”



养瑞谄笑着回答:“具体的数目草民也不清楚,得等回府后慢慢查阅,彼时自有分晓。”



羽之量他不敢使诈,随之答应下来,命心腹小吏送他出城,并叮嘱道:“朱乡绅为我贵客,你等若到汝宁,当告知本地军兵,不许欺侮他府上人,否则军法拿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 加入收藏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