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说李文忠领兵有什么特点,那就是,“多变”。
他是大明建国初期最为多面手的帅才,若说徐达领兵,是“以正合”,常遇春领兵,是“以奇胜”,那么李文忠领兵,便是“正奇并用,奇正相合”。
军队的特质,往往与主帅的气质相合。而很少有哪一支军队,能够像李文忠的军队一样,拥有这样多变的特质:作为奇兵谋算对方时,犹如林中黑豹,诡谲莫测,在暗处给敌人致命一击;
而正面作战之时,却又能如一只骄傲的猛虎,没有任何的花巧,却就是有信心能将敌人堂堂正正的直接撕碎。
胡季犛听闻了前军爱子被诱入深林后伏击的消息,顿时心急如焚,急忙带着他的大军想要救回爱子。但在见到明军、还没来得及下达攻击的命令时,对面那些明军居然先他一步,朝着他的军队直接“轰”了上来。
这让胡季犛几乎是下意识的愣了一愣,有些怀疑面前的这些明军,和刚刚“仓皇逃窜,顾头不顾腚”的明军是不是同一支部队。
怎么可能有军队刚刚还不要脸面的跑的欢快,突然之间,就变成了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硬汉,转过头来要和你拼个你死我活同归于尽了?
“迎敌!快,迎敌!”胡季犛高喊着。
安南大军中军的战鼓才刚刚垒响,前线,大明的步卒已经轰然“撞”上了胡氏的阵列。为了在最短的时间内造成最多的杀伤,李文忠果断放弃了擅守不擅攻的大明新式军阵三段击阵,采用了事实上已经退居二线的、明军传统的击敌战术。
手持刀盾、长枪的明军将士悍勇无畏的和安南军的步卒们厮杀在了一起,搅起一团团血肉。
“变阵!鹤翼!”因为是夜间,令旗使用不便,明军中军,传令兵用喊叫和鼓点传达着主帅李文忠的将令。
根据局势变换阵形,在周王朱肃带着火器出现在战场上之前,这本该是大明名将最常规的应敌手段。
本来握成一拳的明军军阵瞬间张开,两边“长”出了两道触手,如同大鸟的翅膀一般不断伸展,张开,翅膀前端伸长,竟是要将这支安南军给包将进去。
人少的大明一方,竟然想包围人多的安南军!若是有人在高空之中俯瞰,肯定会惊叹大明疯了。
胡季犛也在高处看到了明军的变阵,用鹤翼阵的“翅膀”去包围敌军,这是在绝对优势的战局中,想要不顾一切代价全歼敌军时才会出现的打法。胡季犛的脸色十分难看,心中直呼大明的将领绝对是疯了,。大明兵力本来就是劣势,这样打无异于在战场上再度分兵。
正常情况下,胡季犛应该传令固守前线,而后派出精锐兵力,凿穿大明包围上来的“翅膀”部位。
大明兵力不足,“翅膀”部位的明军只有薄薄的一层。“翅膀”太过薄弱的话,只会被凿穿、击溃,到时候包围自然就成了笑话,被凿穿的军阵还会被彻底分割,成为战场上闭目待死的羔羊。
但不知为何,胡季犛却不敢下这个命令。明军的变阵太决绝了,而且士气如虹,前线的明军,已经杀的他麾下的“大虞军”节节败退。
胡季犛下意识的觉得,大明的主帅下令变幻鹤翼阵,不是疯了。
而是他有信心,即便是用局部更加劣势的兵力,也能打的他胡季犛满地找牙!
犹豫再三,胡季犛做出了自己的应对。“分出两翼,阻截明军。”
“命令后军待命,随之准备支援前军!”
他选择了最保守的打法,以鹤翼对鹤翼,用优势的兵力组成更加厚实的“两翼”阻拦明军,并留下预备队,随时应对左中右三路军的突发情况。
此时朝阳已经开始升起,两军就在这夜色之中决死厮杀。明军上下方胜了一阵,士气如虹,且前一夜又吃饱了肉食,养精蓄锐,一个个如猛虎下山,凶悍无比。往往前线一个明军,需要两三个安南军携手对抗才能拦住。好在胡氏的预备队如同救火队员一般不断游走,险之又险的维持住了战线。
天色渐亮,终于不用通过火把和望筒来观察战局,眼见战局陷入焦灼,胡季犛心焦不已,正要擦一把汗,猛然间却听到明军之中响起一阵震天动地的欢呼声,而后,本来还能勉强和明军杀的有来有回的中军大阵,骤然间彻底崩溃了。
“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