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视过甚,是说他朱棣谁也不信,行军打仗之时尝行险计,可若要他调派他人,又总顾虑过甚,总觉得别人做的一定没有自己做得好。
故而若两军会战,朱棣总冲锋在前,不愿在后方调度,总认为派遣先锋没有自己亲自上来的稳妥。
这一点朱棣也在反省,徐达也有意培养他的领军才能。要他掌管神机火器营,便是为此。神机营不似身为探马的夜不收,多为列阵迎战,比起使用各种奇谋和亲自冲锋陷阵的悍勇,更看重手下士卒和将领的调派,以及在临敌危局之中依旧能稳住阵脚的那一份稳重。
而眼界……朱棣不解。他自认为也读过许多兵书战策,又在自己五弟朱肃那里,懂得了何为“攻心为上”。可徐帅所说的眼界,他却毫无头绪。
不过半月之后,朱棣就知道了什么叫战争中的眼界。
三月九日,大军开拔十五日之后,终于来到了居庸关。明军夜不收探马四出,得到的回报是已丢失了元军的踪迹。几日前还气势汹汹驻扎在关外的脱火赤大营,已然成了一座空营。
“阿扎失里所言,想来是真的。那脱火赤,竟真转道攻击大同、太原去了!”
一时之间,明军将领之中,多有惊惶之声。太原大同亦是北疆重镇,若是回援不及,被蒙鞑攻下了城,北方态势必将糜烂。
“元帅,我们也转道吧。”武定候郭英道。“若是快些,说不定能将脱火赤堵在太原城下。”
“到时候两面交攻,元鞑必败无疑。”
“元人来去如风,入关之后四处都是通途,如何能堵的住?”徐达摇了摇头,脸上神情竟似古井无波,越发显得深邃莫测。“往北,让将士们继续北进。”
“继续北进?”郭英愣住。“脱火赤已离去,北面唯余茫茫瀚海草原,二郎们继续往北,到哪里去?”
“不是有吗,北面的敌手。”徐达终于露出了一抹微笑,他看着北边的茫茫草原,眼中流露出一抹难掩的豪情。“让那脱火赤自去闹腾,你等随本帅一起,直取元庭宗庙。”
“脱火赤能挟持山阳万户,必是因为从和林抽调来了许多元兵。”
“如此,和林必然空虚。此天赐良机,天予不取,反受其咎。诸将万勿自误!”
这一番话,说的郭英、华云龙、朱棣等人皆呆住了。
徐帅竟然,一开始就将主意,打到了灭北元宗庙社稷之上?
岭北战败之后,元明局势有所反复,皇帝亲自下令,弃攻转守,先为北方休养生息。这几年,王保保屡次派小股部队侵明,大明始终是被动防守,并没有出关回击。
为何?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国力。国力不足,若是一不小心再闹出岭北的那阵仗,大明可承受不起。
王保保、脱火赤,必然也是如此以为。大明如今北方未复,百废待兴,还无法支持大军出兵漠北。北方的最高统帅徐达又是岭北战败的决策者。于情于理,都该更加小心谨慎,免得晚节不保,被大明皇帝处置猜疑。
便连明军诸将,也认为现在还不是反攻元庭的时候,先让那些元人嚣张几年,等我大明北方发育起来了,到时候自然能犁庭扫穴,鸡犬不留。
可谁又能想到,徐达非但没想着稳妥,反而想着抓住脱火赤攻明的机会,直取北元皇帝?
“来而不为,非礼也!”朱棣面露震撼的看着徐达,他仿佛看到了徐帅日日研磨着腰间的长剑,随时准备将自己征战里的唯一败绩,彻底洗雪的模样。
怪不得听闻王保保死了,徐帅会嗟叹。他不是嗟叹世间失了一个奇男子,而是嗟叹这王保保赢了一阵就死,自己还没来得及挥出长剑,一剑斩去这元鞑一生的荣耀,然后告诉他,一辈子他也别想胜过徐达!
所有人都觉得他徐达会守。守,不会出错;守,顺应局势;守,有功无过。
但他徐达最擅的就是进攻,从来不是什么防守。他徐达昔日,也曾爬冰卧雪,也曾转战万里。靠着的,就是这一股敢战的锐意和锐气。
他徐达,不是战战兢兢、但求无过的庸将!
陛下已亲口许诺,不会忌惮徐家,还愿让勋贵们分封外疆。那他徐达,还有什么好顾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