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326章 514捅!


他放弃了从进攻二区到进攻三区的几乎全部中场位置,而是让球员按照特点分为两个小分队,分居于球场两侧。



卡里克居中调动,充分利用球场宽度,整套阵型就像一个大圈一样,将卡里克环绕在中间。



于是,范加尔以卡里克为绝对核心,下沉到两个中后卫之间,负责决定曼联的进攻方向。



鲁尼频繁回撤拿球,带开禁区防守,为进球创造空间。



曼联的左路以布林德、阿什利·扬和费莱尼为三人小组,主打英式高举高打的打法,简单、高效、迅速。



右路则以瓦伦西亚、马塔和埃雷拉为三人小组,主打小范围配合,细腻、流畅、华丽。



如果一侧进攻受阻,球权就会交回给卡里克,然后卡里克再把球权转移到另一侧。



对于两侧,卡里克的分球方式有所不同,向左侧时更倾向于高空球长传给费莱尼,而向右侧时则更倾向于直接把球交给不断换位的马塔或者埃雷拉,由二人负责组织小范围的配合。



由此,曼联充分利用球场宽度,并且频繁的横向转移,以此来撕扯对手的防线。



随着撕扯次数的增加,对手的后防线逐渐暴露弊端,于是在两条边路会频繁出现以多打少的现象,并且制造出大量的进球机会。



这里会出现一个问题,那就是鲁尼从禁区内拉出和对两条边路的过分利用,导致禁区内的人员缺失。



对此,范加尔让非进攻侧的球员适当插入禁区,甚至费莱尼在扬持球时也会进入禁区,以此来增加禁区内的进攻人手。



除此之外,卡里克作为移动能力较差的球员打单后腰,必然意味着中场防守的薄弱。



于是,范加尔便安排了费莱尼和埃雷拉两个防守能力较强的中场来协助策应,以增加防守强度。



这么看的话,范加尔的这个大圈战术,虽然是出于人员配置上的无奈之举,但又何尝不是足球战术史上的一个前所未有的革新?



毕竟现代足球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更加强调对中场的控制,许多教练用在中场堆人的方式解放边路,加强进攻。



而范加尔则完全逆流而进,直接放弃中路,主打边路进攻,用在边路堆人的方式缓解中路压力。



能有这样改变的勇气和创新的思路,范加尔绝对是很牛逼的。



只是曼联诸将现在还不太适应这样的创新,所以才导致联赛初期战绩不佳。



这就是创新的代价啊!



而对于对付范加尔的这个大圈战术,潘毅心中自然也是胸有成竹。



为什么?



就是因为他是穿越者啊!



在潘毅的前世,范加尔曾经靠着成熟后的大圈战术,连续击败利物浦、热刺、曼城等强敌,创造了六连胜的佳绩。



但后来曼联碰到了穆里尼奥执教的切尔西,穆帅祭出了祖玛与费莱尼的兑子战术,然后终结了曼联的连胜。



这种作业,潘毅岂有不抄之理?毕竟他手上也有祖玛!



当然了,潘毅也不会死抄硬背。



毕竟穆帅当时的阵容跟现在潘毅的阵容是有较大不同的,还是要因地制宜。



“曼联的这套大圈战术,最重要的人就是两个。可以这么说,范加尔的这个战术就是基于卡里克出色的调度能力、费莱尼在高空球方面的争抢能力,以及两条边路的默契配合。”



“先说费莱尼,他有着恐怖的制空优势,范加尔的这支曼联会使用长传和制空权的局部优势来弥补中场的控球劣势。”



“所以,我会让祖玛寸步不离地看着他。我相信身高腿长且身体硬朗的祖玛可以让脚下技术粗糙的比利时人失去空中优势。”



“而费莱尼一旦没有了空中打击能力,也就失去了自己的战术作用。”



“另外一个,就是卡里克。他站在这整个大圈的正中间,可谓是这支曼联的阵眼。”



“由于曼联两侧是迥然不同的两种踢法,在瞬息万变的球场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3/6)
  • 加入收藏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