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赵括甘冒奇险为此几不可为之事,除了心中那所谓「总该有故事让后人看」的一丝执念之外,更多的不过时想要止住秦国一统之后的浩劫,让华夏的先民们能过上更好的日子——吃饱饭的日子。
只是很可惜,曲高终和寡,就算是白起也不能摆脱历史的局限性。
显然,白起看不到赵括的雄心壮志,甚至可以说是狼子野心。
在白起的眼中,赵括「为民而战」的想法,自然值得尊敬。而这也顺理成章地成为了白起以为的突破口,当即道:「将军岂不知,天下一统,才是结束战乱的最终办法!一时之安与万世之安,孰轻孰重,将军岂掂量不出?」
万世?!
赵括差点儿笑出了声。果然,秦人的脑回路都是一样的吗?
始皇帝就是想要秦国万世而立,因此聚天下之兵,役天下之人,并定下了秦国后续之名,曰:二世、三世以至于万世。
可惜啊!秦国传到二世便被一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给戳得分崩离析。
到了三世,直接就将秦国给彻底送给了「汉」。
自己即便倒戈秦国,秦二世而亡的结局会改变吗?
恐怕不会!要变其结局,就要变之秦法,可偏偏秦法便是如今秦队战力无双的保证,又如何能改?即便是一统之后,既得利益者,尤其是吃到了巨大甜头的秦王又岂能容许你触碰秦国的底线?
所以,这就是个无解的悖论。
更何况,如今的赵括已经算是在赵国站稳了脚跟,一切都在向着好的方向发展,如何会在此时转头投向秦国,这个几乎无解的悖论之中?
因此,面对目光灼热的白起,赵括也只能说声抱歉了。
「秦国百姓,可幸福焉?」赵括淡淡地问道。
这一下子还真的就把白起给问懵了,在这战国,能吃饱饭就不错了,还说啥幸福不幸福,那是普通百姓应该讨论的事情吗?
「至少,秦国百姓能吃饱饭。」白起答道。
「若依秦国的标准,哪国的百姓又吃不饱吗?」赵括的目光依旧淡定。
如今的时代可不是春秋了,随着铁器的大规模普及,原本三人才能完成的劳作,在铁器的加持下一人便能完成。虽然各国的税赋一而再再而三地提高,但总归除非出现战乱和天灾,各国的百姓也算是能够糊口。
而一旦出现战乱和天灾,即便是秦国,也依然是饿殍遍野,秦国百姓的生活实际上好得真的有限。
几乎一样的生产力,秦国所需供养的贵族阶层,可一点也不比他国少,更有一只冠绝天下的军队需要维持,即便秦国行「耕战」之法,将几乎全国的力量集中到了耕地之上,但算上军队的消耗,一增一减之间,秦国百姓手中的存粮与他国也相差无几。
而这集中力量的代价,却是秦国百姓的苦不堪言。因此,秦国百姓会不会比他国吃得更饱没法确定,但能确定的是,秦国的百姓一定比其他国家的百姓更加的辛苦。
至于秦人之所以强于诸国,更多的是在于上升通道的存在。就像是一束光,照亮了一片黑暗的生活,哪怕这束光仅仅是微弱的一束,更不是可以凭此攀登而上的阶梯。至多也不过是凭着一丝丝的光亮,加上大无畏的勇气与牺牲往前稍稍淌了两步罢了,离楼梯口还远着呢。
可就是这样微弱的一束光,就足以令秦国凌驾于众国之上,可想而知其他国家的百姓都过着怎样毫无盼头的日子。
只是,这样的一束光,却会在完成大一统之后迅速被摧毁,于是反噬也就不可避免了。
究其原因,也很简单。说白了,如今的秦国就是彻头彻尾的军国主义,以掠夺他国的资源转移
国内的矛盾,具体而言就是王上吃肉,贵族跟着啃骨头,百姓跟着喝点汤。
就连这点子汤,也不是轻易能喝到的,要么战场拼命,要么土里拼命。这哪里是汤,分明就是百姓的鲜血。只是身在其中的秦人不自知而已。眼前又有一束光亮照射,就更令人盲目景从了。
可是,一旦秦国完成统一大业,对外的掠夺也就停滞了,而虽然秦王依旧会聚六国之珠华,但显然,并不会漏哪怕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