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床是真正的工业之母,所有的铣床钻床这些回转设备,都是根据车床改进而来。
所以陈天开厂后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制造车床。
“老于,床子床身生产了多少了?”
陈天对于成问道。
“这段时间,炉子二十四小时都没有停止加热,生产了四百多台车床的床身。”
“老板,咱们生产那么多能够卖得出去吗?”
于成真的不明白这个年轻的老板哪里来的这么大信心。
这都快要半个月了,陈天一直在催促着大量生产这些机床的床身。
虽然后续加工也已经开始陆续生产了,但是机械加工车间的产能,根本就无法达到陈天预期的每天五十台。
一台车床,从铁锭投入熔炼炉里面开始到最后装配完成,前前后后最少也得一个月的时间。
如果没有卡马特从樱花国帮忙买回来的二手时效处理设备,能够对这些长达两三米的床身进行正火跟回火这些人工时效,哪怕是一年时间,九一重工的第一台车床也无法走向市场。
“对了陈老板,咱们的时效处理炉子不够,一个炉子里面一次只能处理两台车床的床身。”
“就是最大的那台一次也只能处理六台,咱们仅仅只有四套用来热处理的炉子,你看是不是添加一些?”
“这倒是一个问题,不过咱们现在还是先不要忙这添置设备。将就着用工厂里面的这些设备吧。”
对于这个年代的能够进行热处理以及时效处理的那些快要老掉牙的炉子,陈天还真不愿意过多地添置。
虽然说退火炉,正火炉,回火炉这些玩意儿在这个时代并不算贵,因为这些炉子基本上都是差不多的,唯一不同的不过是加热温度的不一样。
而且一套大型的也就二三十万,不过那些设备的效率确实太低了,生产成本太高。
“老于,现在你们生产一定要严格地按照工艺来。”
“要知道这套工艺可是融合了你们原来的生产工艺,以及苏联的机床生产工艺而来的。”
“虽然不一定是最好的,但是现在目前的情况下看来,应该是最为合适的。”
陈天在熔炼车间溜达了一圈之后,正准备到机械加工车间里面,就听见耳边传来了声音。
“小陈,快跟我来,我们搞出来了……”
于是陈天就满怀激动地跟着孙麟走了过去。
“这就是你们搞出来的第四轴?”
陈天见到眼前平整无比的钳工工作台上面一米多高,一米多宽带着一个巨大卡盘的回转工作台,不由傻眼了。
“是呀,难道有什么不对?”两个老头听到陈天的话也傻眼了。
“你们能否告诉我这样的工作台,需要多大的z轴行程才能加工一些回转直径只有几十或者一百多厘米的零件?靠近卡盘那一端应该如何加工才能避免主轴跟工作台相撞的悲剧?”
这么简单的问题陈天不相信这两个老头不清楚。
由于加工中心使用得比较多的都是一些行程在一两米以内的小型机床,一般来说z轴方向的行程不会超过一米。
超过一米的z轴行程,哪怕是移动距离增加百分之十,技术上面都会难上百分之五十甚至还不止。
大型的加工中心大多都是龙门式的,工作台不移动,而是由两根立柱加上横梁上面的主轴前后左右上下移动。
主轴伸得越长,在加工过程中机床的整体刚性也就越差。
刚性差的机床不仅仅会使得机床的切削效率降低,更会使得机床在切削过程中无法保证加工质量以及加工精度。
要知道很多时候加工中心上面加工的产品价格会远远超过加工中心本身的价值,如果老是出现这样的情况,谁家还敢用这样的机床?
两个老头听到陈天的话,脸色原本洋溢着的骄傲与喜悦顿时烟消陈散。
他们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