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了一眼,李世民便不由自主的读了起来。
“得人一牛,还人一马,往而不来,非成礼也。”
“知恩报恩,风流儒雅,有恩不报,非**也。”
“事君尽忠,事父尽敬。礼问来学,不问往教。”
……
良久,李世民才回过神来,满脸兴奋的抬起头,看向李承乾,道:“高明,这书册是从何而来?”
“回父王,这些都是李昆他们的启蒙书籍!”
“李昆?”
李世民眼中闪过一丝疑惑。
“李昆便是村中李大柱家的长子,今年应该十一岁!”
李承乾随口答道。
“嗯。”
听罢,李世民缓缓点了点头,便又继续问道:“你可知此书籍是谁人书写,读起来不仅朗朗上口,而且还是简单易懂的事理之言。此种启蒙书籍,可比《三字经》、《千字文》要好的多!”
“回父王,好像是小夫子!”
李承乾说道:“孩儿问过李昆,此启蒙书籍乃是小夫子抄写给他们所启蒙之用。”
“如此,这些小夫子还真是一位奇人!”
李世民不由再次满脸感慨。
“父王所言极是!”
李承乾说道:“不知父王可是发现,这本启蒙书籍中,与寻常书籍有一些细小的不同?”
“嗯?”
闻言,李世民不由再次低头看了起来。
片刻后,脸色再次一愣。
随即,便连忙看向李承乾。
“高明,这些字体之上的一些文字,是何种文字?还有,这些句子之间的这些小玩意,又是什么?”
“回父王,这些每句话之间的小玩意,是小夫子发明的标点符号,专门用来断句之用。”李承乾回道,
“断句?”
经过李承乾这么一说,李世民才反应过来,好像他刚刚所读的句子,都是按照这些标点符号断的句子来读。
如果要是将这些标点符号,运用到更多的文章之中来,那岂不是再也不会出现一句多译的情况来?
想着,李世民便满脸激动。
“高明,那这些文字上面的这一行小文字,又是何意思?”李世民再次问道。
“回父王,这些是拼音!”
说到这个,李承乾直接激动的小脸发红,“通过这些拼音来拼读,即便是一个人不认识字,只要学会这些拼音,也能识字!”
说着,李承乾将书册翻到第一页。
“父王请看!”
李承乾指着第一页的拼音注释说道:“父王,这些字母共有二十六个,它们的读音分别是‘啊’‘啵’……”
“这二十六个字母,单独都是一个音,但是组合在一起,便是文字之音。”
“比如,‘得人一牛’的‘得’字,便是用‘d’与‘e’来组成,发音出来便是‘de’得……”
说着,李承乾细细的给李世民都讲解了一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