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要等到华法林药效代谢后,才能进行手术,要不然会有很高的出血风险。
并且对于孕妇来讲,华法林可以通过胎盘,导致胎儿畸形。
段海清还记得自己年轻时曾经查过很多的文献和指南,寻找有没有一种可以替代华法林的抗凝药物。
可惜答案是没有。
而生物瓣膜最大的优点就是不需要吃华法林。
生物瓣膜在植入人体后3-6个月左右后,瓣叶表面就会被人体沉积的纤维蛋白和血管内皮组织覆盖。
这时候构成瓣叶的材料不再与患者的血液接触,避免了激活血液的凝血反应。
因此3-6个月后就不再需要口服华法林抗凝治疗了。
现在生物瓣膜已经使用得越来越多。
但是,由于生物材料毕竟和自身不是同源。
会引起患者身体免疫系统的攻击,引起瓣膜的老化。
并且自身血流的冲击也会使得瓣膜的生物材料老化。
所以,生物瓣膜,都有自身使用寿命。
即便是现在最先进的生物瓣膜,在手术后的7-10年,生物瓣也会开始出现一定损坏。
不过这时候生物瓣膜的功能尚可维持。
但是等到术后15-20年后,生物瓣膜坏损到一定程度后,就没办法维持它原本的功能了。
这个时候生物瓣膜就会出现明显的瓣膜狭窄,或者瓣膜反流。
这就叫做生物瓣膜毁损。
到了这个时候,就需要再次进行手术,再次替换生物瓣膜。
这就是生物瓣最大的不足。
另外生物瓣比机械瓣价格要贵一点,但是和这些优缺点相比,价格所带来的差异,倒是微不足道了。
至于机械瓣。
最大的优点是耐久性好。
单纯从理论上来说,现代机械瓣的理论使用寿命均在50年以上,因此使用寿命可以满足所有年龄段的患者。
简而言之,如果保护得好,一个机械瓣膜,可以给患者用上一辈子。
另外,对于一部分自己主动脉瓣天生长得比较小,没有办法匹配相应的生物瓣膜的患者。
机械瓣却可以适用。
小号机械瓣的开口面积显著大于同型号有支架生物瓣,非常适合植入主动脉瓣环较小的患者。
并且机械瓣的瓣架结构也显著低于生物瓣,这是机械瓣的另外两个优点。
要这么看来,机械瓣的优点要显著大于生物瓣。
那为什么生物瓣膜还会存在,并且越用越多呢?
因为,机械瓣的缺点也同样明显。
机械瓣真的就是一个“门”,既然是门,那就有可能突然卡住。
临床上叫做“卡瓣”。
这种情况一旦发生,因为血流的通路瞬间变得狭窄,会让心脏里的压力在短时间内急剧升高。
那可是会直接诱发急性心力衰竭。
严重的时候,可是会要人命的。
而且,机械瓣还有一个最大的不足,就是需要终身口服华法林抗凝治疗。
既然这两类瓣膜各有利弊,那么到了瓣膜选择的时候,就要看医生的思考和倾向,还有患者自己的意愿了。
当时的段海清,综合考虑了一下患者的情况。
患者的岁数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年轻,才刚过50岁。
这种岁数,如果进行生物瓣膜置换的话,患者必然会有接受二次手术,甚至三次手术的可能。
心脏手术的费用很贵,二次甚至三次的手术的花费,患者能负担得起吗?
就算他家里的经济条件能承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