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七十二章:夺帝决心
孝贤亲王府显得寂静冷清不少,平时小阿哥和格格们玩耍嬉闹,府中各处都充满开心和童趣,一时间胤禩还有些无法习惯。



不过这样也好,方便他处理一些琐事。



给工部和户部带去康熙口谕后,胤禩也就清闲下来,没有什么公务缠身,虽然是在工部当值了,但那儿有戴梓操持着,也无需八爷多么费心。



他才有心思静下来考虑‘粘杆’的事。



给韵袖坊下达密令,调查四阿哥所有人脉关系,就算是接触个乞丐也要查出来。至少要先掌握对手情报,才能一一找到应对方式。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不符合胤禩的性格,洞察先机、先发制人才是他贯彻的行事准则。



韵袖坊这庞大机构运行起来,当真是连四阿哥什么日子,穿了什么颜色的底裤都能查出来。只是调查一下人际关系,也仅仅花费四天时间而已,韵袖坊便将近一年来胤禛接触过什么人,大概说过什么话,全部做好记录进行筛选,又一天后关键信息就被送到孝贤亲王府,摆在胤禩桌案上。



不仅那天晚上胤禩见到的小宫女,以及她口中的兄长个人身份来历十分详细。



‘粘杆’也被查的一清二楚。



这组织并没有多么神秘,事实上这个名字在十几年前就已经有了。最早老四分府时,康熙分配给他的住宅靠近园林,到春末至秋初时节,夜晚蝉鸣声不绝于耳。住惯了皇宫中安静的阿哥所,胤禛便整夜整夜被吵的睡不着。



于是就有仆从太监等拿着长杆粘上蜜蜡,到园林中去驱赶夏蝉。久而久之,这些人就自己戏称为‘粘杆’。



等到胤禛被封为雍亲王,他将自己住所安排在远离嘈杂的地方,‘粘杆’们才逐渐消失,另一个‘粘杆’也就此秘密成立。



为首一人年二十四,其来历竟然还和胤禩有关,甚至胤禩还有过接触。



那还是去年从国外回来时,从濠镜上岸,需要穿过广东经江浙再乘船回京。



众人途径伏山,正巧赶上小范围饥荒,许多人抛家弃子往广Zhōu府外跑。伏山小县城自然也不例外,三位归家的阿哥就遇上一群一百多逃荒的百姓。



其中有一男一女俩兄妹,妹妹实在饥饿难当,做哥哥的不知从哪儿找到一把米,准备给妹妹熬粥。周围饥民立刻就像群狼一样要去抢夺,那哥哥也是腿脚功夫了得,即便饿了几天,依然镇住了周围的人,只是那一把米是撒了一地。



当时他就哭成泪人儿,抓住妹妹无力的手,看的是让人感同身受。



只是这种事情,胤禩在几次南下经历中都见过许多,他深知自己能帮的了一个两个、几十个上百个,却帮不了这全天下的人,心肠也就硬了。



老七胤祐更是没心没肺的,至今都还有几十万两银子没还给八爷呢。



那同行的戴梓就更不用说啦,他自己都过过多年苦日子,夏食野果冬拾栗、裹着草革夜僵醒,他心中就一个认识:谁都是要靠自己的,人呐,总是会找到方式方法活下去,没找到活下去的方法,一时帮助只不过延迟死亡时间而已。



只有胤禛,那真是第一次切实感受到民间疾苦,于是对一对兄妹伸出援手,把干粮予了他俩。



本来只是一件小插曲。



没想到,这一对兄妹竟然跋山涉水、千辛万苦找到京城来。也正巧,胤禛被封为雍亲王,缺可以信赖的人手使用,就把他们收入麾下。



而且趁着康熙南巡,在胤禩眼皮子底下,把刚受过宫女训练的妹妹安排进宫,当了个小宫女。而那哥哥是洪拳传人,也十分聪明,正好可以帮助建立‘粘杆’。



胤禩看完,不禁感慨,不愧是皇运加身的雍正,也不愧是伏山出来的人啊,这么随随便都能让胤禛捡到宝藏。



为什么要说不愧是伏山人?因为这伏山在明嘉靖之前还有另一个让后世人更响亮的名字,叫做佛山。直到清朝亡了以后,伏山才重新又改回佛山这个名字。



这儿可是人杰地灵、风水顶呱,从明朝开始,就有不少武术宗师不约而同选择此地隐居,他们彼此间并不认识,也更说明伏山有多么俊秀。



然而隐居归隐居,各家武术还是要找传人的,一代又一代武术大师在伏山涌现,但对比此地人口而言,会武功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 加入收藏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