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二六一章 大一统·定远大捷(四)
迅速和江东的兵马连在一起。”



“所以你判断是寿春?”



“对,其实宣军大约也是这么考虑的,不然怎么会主力尽数留在定远不动。”



萧彧陷入沉思,这是一盘大棋,若真如儿子的分析东海人的目的很明确就是尽快消灭自己。



萧彧没有再和萧烨谈下去,而是让他回府等待再次陛见。



“颖王的思路可能性很大,袁怀英前日进宫来递交的军报似乎也可以印证这一点,我建议让于庆武和长孙冀向定远靠拢,同时让萧湛调出一军支援。”仲柔兰悄无声息的出现在萧彧的背后。



萧彧对仲柔兰突然出现没有意外,他已经习惯更是放纵仲柔兰这样的肆无忌惮,缓缓开口道:“我也认为是这样,其实蒙琰已经在来往的军报中提醒过了,只是我当时关注的是于庆武和长孙冀的异动。”



“那就这么定了?”仲柔兰感受到了萧彧的决断。



萧彧起身伸了个懒腰,说道:“定了,蒙琰说要和东海人抢时间,应该是就是这个意思,明日召袁怀英进宫制定作战计划,咱们就在定远和东海人决战!”



“不过你还是最好派一个人过去监军,于庆武没什么,这长孙冀可是越来越不听诏令了。”仲柔兰提醒道。



“哼!长孙冀朕还不放在眼里,不过你说的对,总得给他些震慑,就让烨儿去吧,亲王监军,合适!”



腊月十日,第二场大雪来临前萧烨抵达了丰县,于庆武和长孙冀早早的就在丰县大门外等候了。



“二位大将军何必在此等候?”萧烨看到于庆武和长孙冀后小跑几步过来。



“臣于庆武,臣长孙冀拜见颖王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二人恭敬的行拜大礼。



萧烨赶紧上前扶住二人,说道:“二位一个是我大宁的擎天白玉柱,一个是架海紫金梁,我是晚辈理当先行礼才是。”随即萧烨冲二人拱手弯腰。



于庆武恍惚间好像是看到了被俘时的宣太子蒙靖言了,谦恭有礼,不过随即放下了这个念头,蒙靖言是大宣的太子,未来承继大统,而眼前的这个只是亲王,不可同日而语。



一行人到了丰县大堂后,萧烨也不客气,立即宣读了朝廷的旨意,而后说道:“二位大将军,陛下已经通报了宣军,腊月十五日前所有大军要集结在定远周围。”



于庆武和长孙冀相视一眼,悬在嗓子眼多日的那颗心终于放下了,陛下没有斥责两人,反倒是对两人赞许有嘉。



“殿下,各路大军已经向丰县集结,徐州和庐州各遣一军也在来的路上了。”于庆武回报道。



“那便好,现在东海人在做什么?”萧烨迫切的想知道自己的判断是否正确。



“陛下英明,就近几日东海人的动作来看他们向淮水移动的目的很明确,前日东海人已经对泗州城发起了进攻,不过宣军的抵抗很坚定,至今泗州还在宣军手上,不过···”长孙冀与宣松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关系,同时长孙冀作为江东战区统帅也负有讲解的责任。



“长孙大将军,可是有什么难言的,不妨说出来一同参详?”萧烨看出来长孙冀有为难的地方,他猜测应该是宣军的问题,虽然两军联合,但是相互之间的关系很是一般,尤其是在宁军这边防备之心很重。



“定远的诸葛宸部向我们提了两个要求,一是要求我们拨付足够的军械和粮草给予定远;二是要求东昌郡王开放关口,在大河地带的宣军靳辅要求参战。”



“粮草军械可以给,但只限定远的宣军,他们拿下泗州城后占据黎城仓,不然就凭那点人马哪里能撑到现在,至于宣军靳辅部想要参战,这事儿还需要禀报朝廷请父皇决断。”



于庆武一直在观察萧烨,他越发的觉得萧烨是被遗忘的,他的决断力和清晰的思维在年青一代绝对是首屈一指的,即便是太子在如此大战在即之前也不会如此神闲气定的做出这样的冷静的判断。



“老臣以为宣军靳辅部可以沿淮进入寿春,沿途有我们的人监视,作为备用的力量还是不错的。”于庆武说出来自己的建议。



“于大将军,不是本王矫情,东海人纠结四十万大军,咱们这边加起来至少也有五十万以上吧,难道没有信心?”萧烨疑问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 加入收藏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