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三百六十六回 民屯
/>


沈漪蓉微微点头。



“感谢公主一片美意。正好,府上缺几个端茶的侍从,就让你带来的侍女做吧。至于你嘛,帮我整理书房。”



公主的令旨拒绝是不行的,杨承应只能接受。不过,具体怎么接受,公主就管不到他了。



沈漪蓉眼神一暗,没想到是这样的结果。但她选择了接受,行礼后,和侍女们离开了书房。



杨承应松了一口气,苦笑着摇了摇头。



以他的聪明,不难猜出公主这样做的意图。沈世魁主管两地财务,需要拉拢。而最佳的拉拢方式,莫过于结亲。



但是他受的教育,对这种事本能的排斥。自觉已经非常对不起英娘,不能再做类似的事。



只有等公主来了之后,和她好好的谈一下,杨承应心想。



剿匪和安定流民两件事,进行得如火如荼。



据不完全统计,到目前为止,已经接收流民达十万之众。



而且,这种情况不止是盖州和复州,归服堡也出现了零散流民。



在努尔哈赤的搜杀无粮人和供养旗丁的压迫下,百姓想尽一切办法逃离后金。



杨承应指示刘伯漒和周文郁,按照民屯的新政策安置流民。



这样做,还有一个好处,容易发现后金的奸细。



毕竟奸细是来挑拨对立的,谁想种地啊。



面对“歧视”,他们自以为得到了挑拨的好机会,偷偷搞串联。然后被想过安稳日子的百姓举报,一波带走。



因为和杨承应的政策相比,后金那是完全的不当人看。



何况,上面有明文规定,两年后就取消。



逃亡来的百姓,只要问当地百姓,便知道金州镇是啥情况。



而且,杨承应还专门编了一套说辞,去年大旱,让整个金州镇损失惨重,迫不得已这样做。



如此一来,奸细被很轻易的发现,并且消灭。



消息很快传到了后金。



沈阳,汗王宫。



“咳咳咳……咳咳咳……”



病倒在床的努尔哈赤,听到自己派出去的奸细都被清除十之七八,恼怒不已。



“下去吧。”一道女人的甜美声音响起。



“嗻。”乔装百姓的哨探,恭恭敬敬的退下。



女人端着一碗药,来到白发苍苍的努尔哈赤身旁:“大汗,吃药了。”



说罢,她用勺子舀起一点药汤,吹了吹,再喂进努尔哈赤的嘴里。



这一幕场景,让人不禁联想到潘金莲和武大郎。



然而,她不是潘金莲!而且她比任何人都希望努尔哈赤长命百岁,至少熬到她的三个孩子长大**。



她不是别人,正是——阿巴亥!
(2/2)
  • 加入收藏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