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三百一十一回 整顿内务
承应笑道:“你别问,等着收钱就是了。”



说完,他扭头对尚可进道:“从今天开始算起,纺织厂的布一匹都不往外面卖,都给我屯着,我自有用处。”



“属下明白。”



尚可进抱拳说道。



“明年极有可能是大灾之年,我把话先放在这里,这是考验你们是否会花钱的重要时刻。



市面上,粮食价格如果过低,你们要及时收购补仓。如果粮食收购价格过高,你们要及时投放市场,稳定粮价。”



粮价是金州镇的根本,关乎几十万百姓的身家性命,不容丝毫闪失。”



杨承应谈到稳定粮食价格的重要意义,这对于他们来说,还是头一次听说。



耿仲裕双眼冒光,似乎已经明白了什么。



其他人则懵懵懂懂,甚至一头雾水。



杨承应只好耐心的解释道:“百姓靠卖粮食赚钱,购买生活物资。粮食价格低,他们赚的钱少,购买力变弱,经济就起不来。



粮食价格过高,百姓把粮食都拿出来贩卖,导致家中存粮不多。一旦出现意外,又得靠咱们开仓放粮。”



这么一通解释,他们还是半知不解。



杨承应想了一下,只好道:“总之,你们必须时时沟通,把粮食价格稳住,不要价格一下子高上天,一下子跌到谷底。”



几人面面相觑,反而都不敢接过话茬。



部下自行沟通啊,这是上级能允许的事吗?



看他们的表情,杨承应意识到一个问题,自己该组建一套班底,每人专管一项,作为自己和这些地方大员沟通桥梁。



否则事事靠请示,或者是不请示靠他们自觉沟通,都事倍功半。



人才啊,真少!



杨承应再次感觉麾下人才的匮乏,必须想办法引进更多的人才。



“这事,容我再想一想。”



杨承应说罢,转头看向耿仲裕:“从明天开始,你要紧盯着江南一带的粮食,随时收几船粮食到金州镇。”



“大帅,银库空了一些,粮库没空的。”



耿仲裕问道:“要不再建一些?”



杨承应摇了摇头道:“建也得建在归服堡,但是现在用不上,以后再说吧。”



归服堡的粮食靠金州城的粮库,而不是旅顺港的粮库。



而在古代,道路还没修好的情况下,运粮是一件损耗极大的事。
(2/2)
  • 加入收藏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