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二百六十四回 女兵大展神威
么快派上用场。



上了马,带着少量的财宝,灰溜溜的逃走。



随着他的离开,失去指挥的山寨,完全成了一锅糊糊。



最后,全都扔了兵器,投降。



杨承应来到山寨核心区域。



在山上,一所一所的茅草屋出现在眼前。



一户户大门紧闭。



里面不是没人,而是因为害怕而不敢露面。



“我是杨承应,金州镇总兵。”



杨承应朗声地说道:“你们投靠山贼,无非是想求个安稳。请问在辽东,还有比金州镇更安稳的去处吗?”



这些茅草屋没有任何反应。



吴三桂和亲卫一起紧紧保护在杨承应的四周。



“你们想一想,都是种地。我提供种子、农具、鸡鸭鹅,还有什么比这个好呢?”



杨承应说道:“趁着金州镇还有土地,你们不早早来分地,难道要等到没有土地再后悔?



我们分地都有地契,你们完全可以放心。”



说完,又等了一会儿。



一扇茅草屋终于缓缓地推开。



“俺,投降。”



破衣烂衫的一家三口走出茅草屋。



女的站在男的后面,用屋上的茅草遮住身体。



小孩直接光着,怯生生的依偎在父母身边,一双眼睛满是害怕的眼神。



杨承应懂了,下令:“把那些山贼无论活着还是死了的衣服都给我扒了,放在百姓的屋前面。”



随后,自己和亲卫暂时撤退。



这么着,那些可怜的百姓才一户户出来。



山寨校场,百姓们都坐在空地里。



杨承应也没坐在椅子上,而是坐在台阶上。



“你们随我到金州镇以后,会对你们登记造册,根据一家的人口分拨土地。”



杨承应语气十分温和,“会给你们发放农具、每户一头猪、两只鸡、一只鸭,还有种子和一个月的米粮。



至于住的地方,你们暂时住在帐篷里。然后大家动手,搭建住的房子。



如果没了男人的,就去纺织厂做女红;没有养老的老人就去积善堂。孤儿,女儿去幼儿所,男孩儿去童稚军。



至于其他需求的,可以问负责的官员。”



说完这些,杨承应又给他们解释了一下军屯制度,以及交税的情况。



百姓们认真的听着,脸上神情麻木。



没办法一路逃难,各种艰辛都尝了一遍。还没到手的东西,只能算是空中楼阁。



杨承应在这边讲,女兵们支起了几口大锅,熬米粥。



小米芬芳,比杨承应的话要诱人。



百姓们听着听着,都看向了那几口大锅,直流口水。



杨承应知道他们饿坏了,听谢四妹汇报说,可以吃了。



他站起身来,拿了几根筷子走到锅前面,筷子直接扎在粥里。



筷子没有浮起来,而是笔直的竖着。



“金州镇赈灾标准,筷子浮起,人头落地!”



杨承应朗声道:“你们来喝粥吧。”



说罢,让女兵维持秩序,每个人发一个碗和一双筷子,无论男女老幼。



百姓们在粥棚前排起长长的队。



瞧见他们眼巴巴的盯着粥,杨承应心中略感酸楚。



也不知道在复州,像他们这样可怜的百姓,还有多少!



孔有德带着民夫和火字营的士兵一起,来到了山寨。



杨承应把他叫过来:“这些百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 加入收藏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