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二百三十七回 金州将士
>


“可这和我们有什么关系,我们的父母没了,有的兄弟姐妹也没了。”有士兵不理解。



“现在没有亲人,不代表将来没有。”



杨承应笑道:“难道你将来不娶妻生子,不想过安定生活。”



“那是将来的事,现在我们是孑然一身。”



有个士兵站起来说道。



杨承应哈哈大笑,来到他面前,“那你就吃饱喝足,在下一场战斗里争取不死,就算真要死,也该做个饱死鬼。”



说得这名士兵面红耳赤,低下了头。



众士兵跟着哈哈大笑。



在一旁的陈|良策看到这一幕,小声对王一宁道:“杨帅真是个很有耐心的人。”



“这也许是金州军能骁勇的原因吧。”王一宁看着,在心里默默记下杨承应刚才说的话。



又有一个士兵起立,“杨帅,很多老百姓瞧不起我们,文人也不正眼看我们。”



“一支训练有素的军队,一定是有情的。无论是对父母、兄弟姐妹,还是对故土家国,只要有情,就不会觉得军规的严厉。



因为你们学会了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更知道约束自己是多么重要的事。



情是相互的。以前的士兵对百姓何尝不是无恶不作,你叫百姓怎么亲近你们。



因此,我们要做有情的人,对敌人要狠,对自己人要温和。尊重别人,别人才会尊重你们。”



杨承应这一番话说完,现场一片安静。



人人都在思考。



思考,是一个好的开始。



等了一会儿,杨承应回到黑板前,继续讲解这首《从军行》。



经过刚才的一番对话,让这些大字不识几个的大头兵,开始对这首从军行,有了不一样的理解。



不过这种思考很短暂,当杨承应准备写下一首诗。



有士兵表达不解:“杨帅,我们这些大头兵为什么要学这些酸不拉几的文字?”



“因为那些所谓的文人就仗着识几个字,我们也要学,让他们猖狂不起来。”



杨承应笑道:“不仅要学文字,我们还要学数学,了解风为什么吹,海为什么这么大,天地万物又都是怎么回事。”



听到这话的时候,王一宁尴尬的笑了笑。



他一个生员,恰好属于“文人”范畴。



“学这么多,咱们又不去考进士。”有人笑道。



“自然不需要考进士,可你得让自己知识丰富起来,只有这样你才能让你的孩子学到更多文化知识。”杨承应道。



“军户出生的孩子,还是军户。”有人嚷道。



“那是以前,规则是人定的,为什么不能改变这个规则呢?”



杨承应大声回应。



此话一出,士兵纷纷点头。



王一宁微微皱眉,因为这个规矩可不能打破啊。
(2/2)
  • 加入收藏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