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七十六回 故意送人头
“这是怎么回事?”



熊廷弼看向杨承应,问道。



在他们面前,跪着一堆头缠白布的本地大户,哭哭啼啼,求经略为他们做主。



“回大人的话,属下也不知道。”



杨承应一脸的惊疑,惶恐的说道。



他真的不知道吗?



那是不可能的。



事实上,这些大户密谋的消息早就有人透露给了杨承应。



杨承应起初还想把这些密谋的人抓起来。



但宁完我建议他不要这样做。



他说,将军不是想在熊经略面前哭穷吗?这就是个好机会。



让熊经略看到金州卫的恢复,有扶持的希望;也看到它的困难,让熊经略有扶持的动力。



真真假假,才是哭穷的最高境界。



还能利用这件事牵制熊经略的精力,别东逛西逛,把私造兵器等大罪逛出来。



杨承应一听,觉得这主意不错,立刻执行。



熊廷弼见杨承应如此淡定,心生疑惑,上前问道:“你们有什么冤情?本经略会为你们做主。”



为首的老人当即答道:“熊经略,杨承应在金州胡作非为,没收我等祖上传下来的土地,分给刁民。还把庄园名下的佃户都强行带走,致使我等田地荒芜。”



春耕之际,土地荒芜可是一件大事。



熊廷弼心头一惊。



对于一面之词,他没有立刻采信,又问道:“草菅人命又是怎么一回事?”



老人答道:“回大人,我等名下的家奴,都被他拉去前线打仗,战死后,至今没有获得抚恤。”



说话的同时,这群人一个劲儿的磕头,恳求熊廷弼给他们做主。



熊廷弼听明白了,金州卫大大小小的士绅大户都在杨承应手下遭了殃。



而且他在山海关的时候,就听说王巡抚派已故名将姜弼南下,护送一户姓田的大户到金州城,刚抵达金州边界就被杨承应拦下了。



“你们放心,本经略会为你们做主。”



熊廷弼一脸严肃的说完,瞥了一眼杨承应,惊讶的发现,他依旧很淡定。



难道他不怕我从严治罪吗?还是说……



熊廷弼环顾四周,发现跟随在他们身边的是登莱水师,没有金州卫士卒。



发现自己有些想多了,熊廷弼更加不解。



“大人,有些话不方便在这里讲,可否借一步说话。”



杨承应问道。



“好,到馆驿再说话。”



熊廷弼信步向前,请这些大户随他一同前往馆驿。



他觉得不适合当着众人的面谈。



不过也要给这些大户一个合理的交代,他们是大明的子民。



到了馆驿后,熊廷弼单独留下杨承应。



两人在正堂谈起此事。



“你可以说了吧。”



熊廷弼请杨承应入座后,催促道。



“大人,金州卫军户的土地多数被将官霸占,或者是变卖给世家大族,到属下抵达金州的时候,军户和自耕农的土地已经不足一成。”



杨承应先介绍情况,再诉苦:“如果属下不采取行动安抚士兵和百姓,哪有士兵肯去打仗?”



这句话是实话。



熊廷弼早年作为辽东巡按到过金州,对于金州的情况颇为了解。



至今仍有“斩城隍”的逸事,在民间广为流传。



“话虽如此,你是不是做的太过分?”



熊廷弼受制于身份,无法大力推行杨承应的做法,心里却有些赞同,对杨承应说话的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 加入收藏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