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直接和刘迹撞到一起
专门负责照顾年幼的宗室成员的宦官们看到赶紧上前,把这两个小主子抱起来带到一边照顾
正当大家玩的尽兴的时候
钩弋夫人开口:
陛下,月夕佳宴,如何能没有诗赋助兴
臣妾以为,不如让在坐的诸位皇子皇孙都赋诗一首,也好检验他们的才华几何?
昌邑王刘髆起身拱了拱手:
父皇,儿臣以为如此甚好,儿臣愿意赋诗,给父皇助兴
太子刘据作为诸兄之长自然是不能推辞的:
儿臣也愿意赋诗
臣也愿意赋诗
臣也愿意
儿臣也要加入
刘进刘策刘弗陵等其他皇子皇孙也纷纷加入
刘彻见诸子热情高涨,挥了挥手,令宦官们分发竹简:
好,既如此,那诸位便以‘月夕’为主题,将诗写在竹简上,令朕满意者,赏
诺
赏赐是其次的,重要的是得到了刘彻的欢心
绝大部分人早就提前请人作好诗赋,只要默写出来就是了
刘策撑着个脑袋,无数后世诗人词人作的中秋诗词在他脑中闪现,却没有一首既震撼又符合这个时期的诗
这一幕被刘彻看在眼里,皱了皱眉:
奇怪,这小子,反应有点异常啊
过了许久,刘策才开始动笔
此时,太子刘据和昌邑王刘髆的诗同时呈贡在刘彻面前
刘彻看了看两首诗赋,满意地点了点头
这并不奇怪,历年来在诗会上都只有他们两个在争夺第一,其他人根本挤不进去
不知道这次的第一是太子还是昌邑王
大部分人呈贡完毕后,刘彻翻来翻去,找到了一卷竹简,欣喜万分,嘴里不停念叨着:
好诗,好诗啊
钩弋夫人露出一副得意的表情
那卷竹简正是刘弗陵写的诗,她花重金找人作的诗赋
刘策一笔勾绝,将竹简递给宦官
刘彻也是好奇,刘策写了这么久到底能写出什么
看他那表情,好像稳操胜算
第一眼看到竹简上的诗,刘彻先愣了一下
毕竟汉朝流行赋,而不是诗
这种新颖的格式在唐朝才广泛使用
但这并不妨碍这首诗的独特魅力
刘彻一字一句地读出声来:
十五夜望月
中庭地白树栖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唐·王建)
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叠上。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宋·苏轼)
砰
话音刚落,全场肃静
只见刘彻大喝一声:
彩
底下诸人也跟着喝彩:
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