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19、唯一的大学生
1992年,白玉飞刚刚出生那年,土山村发生过一件全镇甚至全县闻名的大事。



事情的起因是镇上发现了一座铁矿山,上报到市里,市里专门派人来了解情况。



这也为93年蓝钢股份的投建打下了基础。最起码可以证明,这个地方是有矿山的。



市里的专家勘测一番后得到了证实,干脆就近选拔人员,成立开采队。土山村和其他几个青山镇的村子被选在其中。



几个村子里的人从年头忙到年尾,虽然累的够呛但是也有显著的成果,开采的矿石越来越多,收获颇丰。



参加开采的人都兴高采烈,脸上洋溢着开心的笑容,大家都觉得干了一件大好事,至少今年过年不用愁了,大家都等着发工钱,过个大肥年呢。



结果,意料之中又在意料之外的事情发生了。



工钱没给结,听说为了要到工钱中间发生了很多故事。



具体发生了什么,很少有人谈及。只知道,92年的大年三十那一晚,发生了一些不太愉快的故事情节,具体的情况恐怕也只有当事人能够解释的清楚了,在这里不再赘述。



从那以后,土山村的名头在整个镇上彻底打响了,一提起土山村,十里八乡的人就没有一个不竖起大拇指暗暗点个赞的。



92年,土山村当时的青壮年,正是白玉飞他老爹那一代人,他们青春正盛,他们神采飞扬,他们做事不顾后果,他们有一腔热血恨不能洒满这片土地。



到了现在,2007年,当年的60后一个个步入中年,回想起年少时的轻狂,只能嘴角挂着笑意,自嘲的说一句,只恨当年太年轻。



许道平家的大厅里。



吵闹声依旧络绎不绝,与其说是商量着如何应对厂子倒闭的问题,倒不如说是土山村人最后的呐喊。



对于整个土山村的命运,在坐的所有人都没有足够的勇气和魄力再多说一句有建设性的发言,尤其是在染着黄头发的许涛,一顿噼里啪啦的骂了一个年轻小伙子之后。



大家愁啊,大家郁闷啊,这才过了几年好日子,怎么厂子说倒闭就要倒闭了呢?



厂子难道是纸糊的吗?



早知道这样,还不如留着田地种田呢!打工这东西跟种田也没什么两样,都是靠天收的玩意。



场面并不沉寂,只是三五个人聚在一起小声议论着,形成一个小小的团体,因为人多,聚在一起的小团体一多,本来不该嘈杂的氛围,又变得嘈杂起来。



打破这种氛围的依然是主持人许道平。



他扶着手里被茶叶染黄的茶水杯,干咳了一声清了清喉咙,开始第二轮的发言,我有一个想法。



话音一落,小团体们也失去了继续议论的兴致,因为他们发现,议论来议论去也没有什么好办法来解决这个巨大的难题。



反而是许道平的发言,让他们如梦初醒。



对啊,老许肯定是胸有成竹啊,这个会可是他张罗着开起来的。



于是,大家抬头看向许道平,等待着他语出惊人。



这个事情我也想了很久。



许道平断断续续的说着。



厂子的确是面临倒闭的风险,大家说的也不是没有道理



他仔细的斟酌,努力的组织着语言,打一天工挣一天钱,长河钢厂毕竟是镇上唯一的企业,就算真的倒闭,该给的工钱,就算厂子不给,镇政府也不该坐视不理。



我的意思是,咱们不能一条路走到黑,不是有句话吗,鸡蛋不要放在一个篮子里。



咱们要多做一手准备,是不是想办法去别的镇子探探口风,全市像长河钢厂一样的企业,没有一百也有八十,咱们厂子要倒闭,总不至于其他那么多厂子都要倒闭吧?



而且咱们在钢厂里干了十几年了,都是熟练工了,不管去哪家钢厂,我相信很快就能上手。



这倒的确是一个合理的思路。



许道平说完,点头的人不在少数,大家一门心思想着厂子倒闭的事,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 加入收藏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