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四十四年,唐璟龙出生在河南开封。当年正是丙辰龙年,因此他得了一个乳名,唤作小龙。
在他小的时候,西北连年大旱,朝廷无力赈灾,民乱不时发生;而在关外,一个叫爱新觉罗·努尔哈赤的建州女真人不断吞并周围的部众,逐渐和大明朝廷决裂。
在当时的朝廷看来,这不过是几个犯上作乱的蟊贼,几个不服王化的蛮夷罢了。没有人能想到十六年后,朝天门外那隆隆的炮响,洛阳城外那累累的白骨。
那时的唐小龙,天生奇才,自幼识千字,读书过目不忘。父亲给他聘了当地有名的鸿儒做教书先生。先生教他四书五经,他都记得滚瓜烂熟,因此先生也愿意多给他讲些有趣的故事。
有一次先生讲《世说新语》:晋武帝登基,让臣子算一卦,看看晋朝能传几代,谁知道竟然算得一个一字。皇帝大不悦,侍中裴楷赶忙说道:臣闻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就这样把事情圆过来了,皇帝听了哈哈大笑。
先生给小龙讲这个故事,本是教你说话的艺术。谁知小龙竟拍案而起,义正辞严:
晋朝的根基不稳,外有五胡环伺,内有诸藩林立,当是时也,正当奋发有为,扫除隐患。晋武帝不问苍生问鬼神,有什么用?裴楷身为大臣,不想着致君尧舜上,只知道阿谀奉承,该杀!
先生被他一番话震惊,问他的志向。唐小龙慨然而对:大明外有满洲虎视眈眈,内有贼寇作乱,国难当头,自当投笔从戎,报国安民!
先生把他带到父亲面前,不住感叹;
此子日后不可限量!我是教不了了,您另请高明吧
就这样,私塾先生来一个走一个,都说自己教不了他。父亲被他气个半死,小龙却乐得清静,自己钻进书屋里,捧着二十三史,《资治通鉴》读得不亦乐乎。
直到天启三年。
那一年怪事频出。六月,慧尾袭月;八月,太白犯紫薇;十月,金陵鬼哭。朝廷钦天监夜观天象,说将有魔星下界,搅乱中原。事情报到天启皇帝那儿,天启皇帝忙着做木匠活,根本顾不上。
皇帝没有在意这些灾象,但有一个人在意了。那就是嵩山少林寺的三藏方丈。这位得道高僧预言魔星降世,要对抗魔王,需要三位少年英雄同心协力。经过他的多方探寻,小龙被他当做三位英雄中的一位,带回少林寺,作为俗家弟子修习武艺。渴望投笔从戎的唐小龙,简直对此欣喜若狂。
父亲本来是反对的,可他为人本就不强势,拗不过儿子;再加上小龙毕竟年龄还小,去少林寺练练武,也不耽误以后考取功名,索性任他去了。
读书一目十行的唐小龙,到了练武场上一样不遑多让,让很多少林寺的师兄都佩服不已。少林寺有很多有趣的事,方丈三藏慈祥仁爱,深孚众望;海长长老举止疯癫,憨态可掬;小师弟安平性格温和,貌若少女。但最让他高兴的是,在这儿他遇到了真正的朋友。
陈小虎和唐小龙一样,是方丈选中的少林英雄。他比你大两岁,萧国(今宿州萧县)佃户出身,家境和小龙天差地别,但小龙从来不计较这个。见惯了开封那些蝇营狗苟,寻欢作乐的膏粱子弟,再看小虎这样淳朴敦厚的伙伴,简直让小龙眼前一亮。两人很快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第三位少年英雄——出人意料地——竟然是一个女孩。她叫花小兰,比唐小龙大一岁,是彭城(今江苏徐州)一户小丝绸商的女儿,四岁那年双亲死于洪水,家道中落,跟着祖母四处游商,吃了很多苦,可以长了不少见识,养成了她敢想敢做的个性。几年前三藏方丈遇见她,见她骨骼惊奇,是练武奇才,忍不住对她的拳脚指点一二,谁知一发不可收拾,她的武功突飞猛进,小小年纪,几个成年男人都近不得她的身。
小兰身材纤细,眉目俊朗,一双丹凤眼顾盼生辉;她心直口快,看似泼辣,实则温柔,和小龙在开封城里见惯的那些官宦小姐迥然不同。
那段日子,是唐小龙一生中最欢乐的时光,三个同龄的孩子,一起习武,一起冒险,一起恶作剧,被抓到后一起挨罚。嵩山的山路上洒满他们的汗水,清澈的小溪里回荡着他们的欢喜。
三个人在一起时,核心永远是小兰。她武功不如小虎,读书不如小龙,但她胆子最大,性格最倔。从来唯我独尊的唐小龙不服她,总是和她拌嘴,双方你一句大少爷真娇贵我一句大小姐真不害臊,吵着吵着就打起来。小虎年龄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