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41 长了张让人神魂颠倒的嘴
沈念一脸赞赏,“你眼光也不错。”



夸完后,看向温承安边上的人。



“你们不要吗,今天过节诶,山上没菊可赏,买个花篮能赏一路,好山好水好花篮,岂不美哉!”



“你们看这天色,今天肯定是个艳阳天,目测等会儿会很热,确定不买把扇子吗?”



一群书生:“……”



你这么推销,我们不买都不好意思。



于是,读书读的头昏脑胀的书生们,脑子还没反应过来,手已经伸向腰间荷包。



沈念收了钱,说了几句好听的。



“不愧是读书人,脑子好使,眼光也不错,来来来,都在这里放着呢,你们自己挑,喜欢哪个拿哪个。”



说话讲究寒暄的读书人什么时候听过这么直白的夸奖,不得不说心情很美妙。



他们可不就是脑子好使,眼光也好嘛。



书院里各种端着的科举种子选手们如大妈买菜一般,在铺子前挑挑拣拣。



温承安站在边上,看着宛如失了智的同窗们,嘴角轻抽。



这姑娘真长了张让人‘神魂颠倒’的嘴啊,这是温承安对沈念的第一印象。



读书人上山后,沈家的生意也没冷下来。



“快来买花篮和竹扇呀,书院学子都说好,竹扇那么一打,你和读书人的差距就只差那身学子服了……”



沈念这一张嘴,让过往之人想迈开腿也迈不开了。



谁不想羡慕读书人?



谁不想有读书人的派头?



“姑娘,我要一把。”



“我也要。”



“我先付钱的,按规矩我应该先挑。”



沈念收了很多钱,笑眯了眼,“不急,慢慢挑,还有还有。”



沈坤在边上不停添货,就这还不够,最后把挂在油布上的都卖出去了。



申时,沈家人收摊儿回家。



因着明天还要来,所以油布没收,花了10文托隔壁的人帮忙看顾一下,等到了收摊时间自有官府的人来守。



收拾完东西,一家人驾车回家去了。



马车里,李秀娘容光焕发,“没想到这么快就卖完了。”



她做了重阳糕竟然也能挣不少钱,以前怎么没想到。



满哥儿小小的人今天也跟着跑前跑后的,此时已经蔫儿了。



沈念搂住他,让满哥儿靠在自己怀里,“你睡一会儿,等到家我叫你。”



满哥儿打了个哈欠,明亮的眼睛越发水润,“谢谢阿姐。”



眼睛一闭,睡了。



沈念等人正在回村的路上,竹溪村一些人刚好说到他们。



“我听说沈老二一家一大早去翠山了,也不知道他们竹篮卖的怎么样了。”跟高月红一个鼻孔出气的董氏阴阳怪气道。



“这几天九皇会,人都跑去翠山了,好歹能卖出去些。”有人结合实际,很理智地回道。



“要是卖不出去,他们家可就赔惨了,到时候高婶子怕是饶不了沈二和他娘子。”



“沈二一家太想当然了,收那么多篮子,也不怕打水漂,那东西谁会买啊,又不是冤大头。”



“将近一千个花篮呢,帮着他们编的人都还没收到钱吧,啧啧,怕是要白干活喽。”



……



应沈家之邀编了好些天竹篮的几户人家听说了闲话,心忽然有些突突。



不会卖不出去吧?



越想心越慌,实在坐立难安,干脆回家与家里人商量对策去了。



董氏扫到那几人的背影,嘴角一勾,一脸看好戏的幸灾乐祸。



最好都闹起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3)
  • 加入收藏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