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刚刚有一声震天巨响惊扰了一下,但竹林很快便静了下来。
王伦很享受此刻的宁静,他用竹筒放了米饭和腊肉,再倒进山泉水,将竹筒依此摆放到火炉上,加炭生火,一边转动竹筒一边轻哼着诗歌。
想着等孙儿和徒弟回来就可以美美地饱饥一顿了,直烤到饭香四溢,竹筒外表快要偏黄偏软的时候,仍不见人影。
王伦有些着急了,他把火炉熄灭,走进竹林寻去。
颜章小云你们在哪?
喊了老半天都没有回应。
王伦加快了步伐,走到碧湖桥,看到桥上斑斑血迹和王云的小鞋子。
坏了,出事了!
王伦面色惨白,心念急转,自己不懂武艺,况且偌大竹林也是难找,得赶回城里找到妻儿,再报官来寻。
想罢,王伦急往城里赶去。
竹林山顶上,一座寺依陡崖,峭然壁立,名为鸟窠禅寺。
这一代的鸟窠禅师在一棵大松树上做了一个茅棚,天天在上面禅修。
来时无迹去无踪,去与来时事一同。
何须更问浮生事,只此浮生是梦中。
一阵禅机传来,几个沙弥正坐在树下听道通禅师传授佛法禅意。
忽地,在溪边洗衣的沙弥大喊:快来人,有人掉水里了。
众沙弥尚未回过神来,只感头顶一阵风掠过。
道通禅师已纵身飞出。
只喘息间,便又回到茅棚,道通禅师轻轻放下已奄奄一息的小王云。
原来小王云紧抱着竹枝竟沿着溪流漂到了寺下。
道通摸了摸小王云的心脉,又把眼睛翻开看了看。
众沙弥关切地问道:师傅,这小童还有救么?
道通叹气摇摇头,众沙弥一齐啊!了一声。
师傅快想想办法救他吧!
是啊,真可怜啊!还只是个孩子。
师傅快救救他吧!
出家人慈悲心重,众人不停地央求道通。
道通沉吟片刻,重重点了点头道:嗯。且试试吧!你们快拿些木材来,生火取暖,尽烧旺些。
众沙弥听得有救,大喜,忙照道通说的弄去了。
片刻后,火已生起。
道通吩咐道:你们守在山脚,不听我叫唤不得过来惊扰。
众沙弥依言退去。
道通将小王云全身衣裳脱下,运起神功,灰袍随真气膨胀,汇集真气于食指,手臂在神功催动下,四星印记清晰显现。
嚯!
道通一指点在小王云‘复溜穴’,先让身体积水排出,再弹拨‘极泉穴’,护住心脉,最后灌输真气于‘百会穴’及‘升阳穴’,温阳补气,真气在小王云体内行走了三周天。
突然,道通微微感到一股先天之气自小王云的气海穴中缓缓涌进。
道通咦了一声,加催内力,竟然连自身内力都往小王云气海穴而去。
啊
道通惊叫一声。
众沙弥听到师傅叫喊,急道:师傅没事吧?师傅怎么了?
道通哈哈大笑道:莫慌!只管守住山脚,不要让人上来。
众沙弥齐声应是!
俱都欢喜不已:师傅这般高兴,许是小孩有救了。
小王云脸色渐渐转红
道通见状知道已无大碍,渐渐收回真气。
王云湿透的衣衫在已被火烘干,道通小心地帮小王云穿上。
这小子长得伶动趣致,最难得是如祖师爷朱圣人一般,体内自有先天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