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二十八章
县里的非遗节上,还展示了鼓盆歌《我劝孩子离网吧》,说的是一个小孩子放学之后就到网吧打游戏,零用钱用完,就偷了母亲治病的钱继续玩,忽然一日母亲无钱治病,哀哀离世,孩子因而忏悔的故事。



这个故事还是挺感人的。



听众中有个人说,故事可以,音乐不行。曹馆长无意中听说了,朝评论的人望了一眼,也不认识。倒是说的那句话,引起了曹馆长的注意。



鼓盆歌脱胎于丧鼓,是为了减轻孝子们的哀伤,对亡者表示送别之意而出现在孝堂之上的艺术形式,音乐以哀伤曲折为主。



后来鼓盆歌转人茶馆,成为大众两娱乐形式,艺人们作了一些改进,但依然有不尽人意之处。曹馆长觉得有必要召集部分艺人和音乐工作者,把这门说唱艺术再次予以改进。



会议进行了两天。召集了十五位大鼓艺人,十三位音乐人。文化馆音乐舞蹈组曲艺组全程参与。经过反复商讨研究,最后议定,在不损害这门艺术味道的基础上,做出一些改进措施。



又请了十三位中的七人,忙了一个多月,终于有了初步的结果。



一个是解决曲调呆板的问题。整部书唱来,曲调形式不多,束缚了情节的展开。特别是部分艺人本来音乐天分欠缺,更不能表现出音乐美。通过增加本地小调和戏曲音乐,可以很大程度上解决这一问题。



第二是解决节奏缓慢的问题。原来的曲调过门长,节奏缓慢,多有一咏三叹的慢板。他们参照戏曲音乐,加上数板垛板。当故事情节需要快速进展时,就改用数板垛板。



第三是解决悲痛过度的问题。很多时候过于悲悲切切。很长时期内,这些曲艺是为孝子代哭亡人,只能以悲伤为基调。鼓盆歌走入茶社学校等大众场所后,显然,太过悲痛的语调已不合时宜。该欢快时欢快,该适度悲伤时悲伤。还特意增加了几种欢快流畅的曲调,以适应歌唱新生活,歌颂英雄人物等积极正面的题材。



这几大革新在艺人之间传开后,大多数艺人认为改得好,群众更喜欢了,也有少数几个人以正统自居,不愿意接受这种改进。



有不少艺人还把流行歌曲曲调引入表演当中,引得观众的会心一笑。



文化馆掀起的改革,引导了本地鼓书表演各方面的改革。有的人提出,有些艺人喜欢闭着眼睛摇头晃脑,让人喜欢不起来。馆里又请来导演,告诫艺人千万不能闭眼睛,而要用眼晴和观众交流,要增加面部表情手势动作来进一步提高演出效果。



男女对唱的鼓书加强了男女二人的交流。男女都有一个或几个角色,二人扮演这些角色,听书的人有时会有享受小品和音乐的双重享受,有时,又好像在欣赏一出戏一般,只不过,太多的角色只能由这两个人扮演。也有两男两女同台的,这时候人物角色的分配,可以稍微轻松些,不用那么紧张了。



兰江县荊河剧团报告,有一男三女手持国家财政部介绍信,来检查荊河戏传承经费。



县文旅局和县财政局联系,县财政局也不知情。县文旅局把国家财政部开出的介绍信拍照传给县财政局,县财政局又想方设法找上级领导核实,最后得出结论,这一男三女是财政部派出的人员。



县财政局专门派出一辆专车配合检查。男同志牵头,几位女同志看帐。中午草草吃了一点,就开始工作。县荆河剧团晚餐安排在县里一个较好的农家乐,男同志去了,反复邀请三个女同志,她们都婉拒了。



晚上他们住酒县,自行安排。



第二天三个女同志又看了半天帐,最后发现大问题没有,也存在一点小问题:别的戏的导演费两万块钱,放在专项中,而专项中没要求复排这个戏。检查组收走了这两万元。



县财政局做东,中午请四位同志吃饭。四位同志不喝酒。饭后财政局用车把检查组的同志送到长沙,让她们搭火车回bj。



让人想不明白的是,财政部为什么派人来检查一个小小的剧团。



不过没多久,文旅部便转来了财政部的信访件,原来又是王云飞!



上次给他解决了打字费辛苦费,剧团花了十一万,让他出简本书,他又不同意。庹团长烦得不得了,连说好事不是人做的。上次给他的上访件打印费都出了,还不满意。这也确实没办法了。



省纪委也来了信访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 加入收藏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