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点一支军马,正出西门的时候,路边数十人畏惧地蜷缩在一旁。
卫央一细看,有老人和小孩,老人一个个面色发白,小孩看着都瘦骨嶙峋。
“你们是关内来此地的吗?”卫央驻马问。
有老者哀求道:“大人,小人们都是关内的良人,来西陲只为求条活路!”
卫央皱眉道:“何不进城去报名?”
老者叹息道:“小人们去求衙门里收留,衙门说,哈密人口已经很足了,只好又往西边走,听说吐鲁番急需要人手……”
“哪个衙门里说的?”卫央取马背上的干粮,叫麾下发给众人,问道,“纵然是哈密人口很充足,那也要起到中转站的作用的,哪一个狗胆包天把人往外头推?”
十数人均不知该如何答复。
小孩子得了吃的,脏兮兮的脸上露出欢喜的天真的笑容来了。
卫央瞧得心里发酸,一个个衣不蔽体体力耗尽的样子,莫名让他想到早几年哈密城内卖儿卖女的惨烈景象。
“吃,慢点,吃完这还有。”卫央回头道,“去把负责转运民众的衙门给我搬过来,就在这,叫他们当场办事。”
那路程……
“早晚会赶到,我们昼夜兼程就是了。”卫央摸摸一个只有四五岁的小孩的后脑勺,他手捧干粮并不先自用,而是转到一边,给缩在一个妇人怀里的小女孩吃点,而后才拿来给几个老者吃一点,自己只剩下一点,他小心地爱惜地两口吃光,目光只在卫央马背上一转,但乖巧地露出天真的笑脸来,向卫央很正式地用读书人的礼仪拜谢。
卫央惊奇道:“小兄弟识字?”
小孩子点头:“嗯的,我娘有叫我念书,我爹也说读书总比识字好,识字总比不识字更好。”
那他的家长呢?
“我娘在,我爹去前头打探去了。”小男孩指着虚弱的妇人,请求道,“大人,能许我们一些药汤么?我爹种地很有学问,我娘会教书,教得可好了,还有,”他手指着众人,“我们都是很会很会种地的人,大人若能活我等之命,我们定结草衔环以报答。”
这孩子真懂事。
卫央遂下令:“刘二,李大,博尔赤,给他们瞧病诊断,莫日根,你传我将令,西陲自叉失里到蒙古卫,自友谊城到昆仑山,凡有求助于我军者,我军不得拒绝。军中当分设转运衙门,若百姓来投,既不可驱逐,也当要活命。”
百姓们齐拜,卫央细问起来由,一时怒从心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