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上,皇上也将静太嫔所出之藩王当朝训斥了一番,并且收回两个县的封地。
这仿佛是某种信号,众藩王们人人自危。
本来诸太妃们在皇上登基后就蠢蠢欲动,有子的太妃都盼着,能早日随藩王去封地养老,不用再困在宫中。
偏偏太上皇生命力顽强,藩王侍疾不能回封地,她们也不得出宫。
静太嫔沉不住气,坐不住,才想着去探望一下皇帝的病情如何了。
谁知她见太上皇重病不能言语,就对他失了敬畏之心,才目露嫌弃之色。
以至于惹祸上身,还连累亲子。
皇上早有削藩之意,趁机又夺了两个县,也提前给众人一个心理准备。
当天下朝后,他就召来重臣商议,顺势朝他们提出了削藩一事。
“朕欲削藩,众卿以为何?”
重臣们吃惊不已,纷纷反对,“不可,皇上三思,这会引起诸藩王的不满,导致兵祸。”
“百姓安居乐业多年,要是引起兵乱,苦的是黎民百姓。”
他们这才明白,最近皇上一直惩罚性的收回部分封地,原来是有削藩的用意。
宰相沉默不语的站着,他在太上皇第一回收南蛮封地时就想到了这个问题。
“众卿想过没有,大夏朝封地划出去了多少?目前有多少个州省是属于朝廷的?朕还有几个儿子,还有几个孙子,等太子继位后,继续分封下去,朝廷会如何?后果会如何?”
想到这个问题,朝臣们也沉默了。
太上皇当年登基时,经历了夺嫡之争,兄弟只剩余了两人,而且也早就已经过世了。
但是儿子多,十几个儿子封王,目前大夏朝一半的土地都分封给了藩王,国之税收都少了大半。
要是继续再分封下去,也不需要朝廷再治理天下了,天下也将分崩离析。
皇上知道自己年纪不小了,四十八岁才登基,翻过年现在都四十九了。
也不知道能在位几年,不趁他在位之时,把诸藩王的封地都收回,等太子继位就更难操作了。毕竟藩王都是他的皇叔,长辈。
更何况藩王们现在都聚集在京城,封地群龙无首,正是收回的好时机。
他想把大夏的江山做到真正的一统,把障碍都扫清,再交到太子手上。
削藩一事可不简单,宰相率先出声了,“皇上可有对策了?收回封地后,诸王要如何安置?”
“诸王在京城都有府邸,可以领个闲职,在皇城脚下舒坦的过活。他们亲族也都在京城,可以直接在京城奉养太妃。”
“诸藩王不同意,皇上又该如何?”
“除了漠北,其余派兵强制收回。漠北与狄人接壤,漠北王驻守漠北多年,熟悉狄人的习性,再没有比他更适合驻守漠北。所以收回漠北封地,但是漠北王依旧驻扎漠北不动。其余藩王手中也没多少府兵,要想收回也不是难事。”
“南蛮因为从哪儿调遣士兵,还有军需粮草问题,都还拖着没有派兵,皇上要如何再去强制收回封地?”户部尚书一针见血的指出钱粮问题。
“朕可以让部分藩王同意削藩一事,从他们身上先入手。再加上所有的藩王都聚集京城,地方上群龙无首,好攻克。为了国土不再分崩离析,也为了朝廷的长治久安,即使百姓应此受难,朕也在所不惜。”
重臣们思考着,他们觉得皇上说的有理,继续分封藩王,对朝廷大不利,但是他们又不愿掀起战乱。
“皇上打算如何派兵?”宰相皱着眉头发问。
“从辽东调遣一部分兵马,由最近的洛阳入手,收回洛阳后,就派钦差给当地百姓按户籍免费分发良种,当作补偿。然后再南下,一个个封地收回,最终再去最远的南蛮。封地收回后,休养生息,不用几年,国库也能充盈。”
各位大臣们面面相觑,不知道该不该同意,此事非同小可。
他们毫无防备之下,皇上突然就提出了削藩一事,众人被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