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李晓龙基金会的事情,高弦还是非常上心的,除了常规的运作之外,还疏通关系,力求在不久后举行的第四十六届奥斯卡金像奖颁奖晚会上,能在台词里悼念一下李晓龙的逝世。
不管怎么说,李晓龙是第一位以主角身份成功闯进好莱坞的华人明星,并且让功夫电影走向世界,完全配得上好莱坞的一个官方认可。
而在得到这个认可后,李晓龙基金会在米国,乃至世界,运作起来也会更加得心应手。
借着这次接触好莱坞的机会,高弦邀请了一些值得他投资的电影人,比如斯皮尔伯格,小小地聚会了一番。
已经成为百万富翁的乔治·卢卡斯,正在他的老家北加州地区开公司,筹备拍摄《星球大战。
对此,高弦除了关注之外,也有点好奇,毕竟,现在这个时代,还没有专门的图形工作站硬件和软件平台,进而从零到一的过程极具挑战性。
出于自己一方也能积累下电影特效底蕴的考虑,高弦不但给乔治·卢卡斯投真金白银,还积极参与计算机电影特效团队的组建,比如,推荐数据设备公司的计算机系统,招揽计算机专业人才等等。
说白了,乔治·卢卡斯正在筹拍的《星球大战,对于高弦而言,不但是赚钱的工具,还是各项技术研发,以及应用前景探索的绝佳机遇。
乔治·卢卡斯仅凭一部《米国风情画,就跻身百万富翁,说是成为好莱坞电影人淘金梦想的典范也不为过,进而拥有了一定号召力的他,围绕着《星球大战这个项目折腾的各个小玩意,还是颇能引起同行的兴趣。
当然了,《星球大战的细节外界知道有限,甚至就整体认识而言,乔治·卢卡斯都未必有高弦深刻,而诸如斯皮尔伯格等猎奇者就更加雾里看花了,只以为自己观摩到的只是一部颇有想法的科幻电影。
但也正因为如此,朦朦胧胧的《星球大战,显得波伊格特别高,交流当中,不少人若有所悟地频频点头,也不知道真有收获,还是不得不应景做个样子。
这种讨论出来的热情,最后促使着大家,兴致勃勃地去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参加了对一批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的面试。
在高弦看来,从零到一的创造过程,固然需要经验丰富者把握方向,也离不开眼前这些单纯的生瓜蛋子当苦力。
最后,周文耀给高弦看了一份名单,上面大致罗列着哪些人能够留着自用,哪些人适合去乔治·卢卡斯的电影公司。
高弦抬起手腕看了一下时间,然后点头道:“你们做收尾工作吧,我先和乔治他们去吃饭。”
马绮雯递过一个写着地址的纸条,“高弦哥哥,这家傍山而建的意大利餐厅,听说相当不错,颇具文艺气息,适合你和大导演们继续天南海北地闲聊。”
高弦失笑道:“你这小丫头,进步很快啊,把我的行程安排得井井有条。”
得到夸奖的马绮雯,雀跃道:“既然高弦哥哥满意,那我就给你们带路。”
还别说,马绮雯找的这家地处僻静的意大利餐厅确实很有特色,乔治·卢卡斯、斯皮尔伯格等人,对其装修风格各自赞赏了一番。
高弦以门外汉的姿态,听得连连点头,把土豪接受文化熏陶的戏码演得惟妙惟肖,进而让这些艺术工作者深深地感受到了自己的存在感。
猜到高弦在装傻充愣的马绮雯,时不时地悄悄会心微笑一下。
虽然现在临近就餐时间,但这家意大利餐厅的顾客并不多,可能是由于曲高和寡吧,但也因此,环境并不嘈杂。
边吃边聊过程中,一个白人小伙子兴冲冲地凑过来,以透着崇拜的口吻说道:“你肯定是乔治·卢卡斯吧,能给我签个名么?那部《米国风情画我非常喜欢,让我想起来了中学的美好时光。”
乔治·卢卡斯非常受用地满足了对方的要求,这位粉丝也很识趣地没有过多纠缠,拿着签名坐了回去。
高弦自然而然地瞥了一眼现在还没功成名就的斯皮尔伯格,不由得暗自感慨,这可真是一个投资的好年代。
现阶段的斯皮尔伯格,在环球影业那边签了五部电影的合约,最近刚完成的作品是《横冲直撞大逃亡,据说因为电影上映方面的细节,和环球影业闹了一些小矛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