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七十四章 林瀚的评价
周围的考生听到受卷官的话神色莫名,原来这位将考场当成厨房的考生就是传言中的少年解元林平之,不少人心想这位少年解元可真是特立独行。



受卷官将李杰的答卷收好后,先在记录薄上登记投卷考生的信息,登记完成送往弥封所将试卷弥封,与乡试不同的是,因为会试分南北中三卷取士,所以在弥封时除了在举人姓名上关防印记外,还需按照考生籍贯将试卷分为南北中三卷。



试卷弥封完毕后,送往誊录所依照举人原卷字数语句誊录,必须用楷书誊写,考生试卷用墨笔书写,誊录用红笔,考官用青笔,誊写完附上誊录人姓名,如果出现错字、脱漏,对读时被发现,将追究誊录者的责任。



誊录完成后将朱卷送至对读所,对读所一人对朱卷,一人对墨卷,两人一组,必须一字一句用心对读,对读完附书某某人对读无差。



三道流程走完,将墨卷、朱卷一同交给外收掌试卷官,收掌试卷官分内外两种,外收掌官负责校对墨朱试卷,并将两卷分开。



受卷官、弥封官、誊录官、对读官、外收掌官都属于外帘官,主考官与同考官入贡院后居住在衡建堂内,也在这里办公,衡建堂门前挂有垂帘,以示与前面的至公堂隔断,奉旨阅卷的为内帘官,不阅卷而在考场中执事的为外帘官。



试卷最终由外收掌官交付内收掌官,内收掌官收签试卷后,由主考上堂当场验收,分派各房盖上小印,然后分送各房考,至此考生的试卷正式开始评阅。



会试的同考官基本上都是由京官担任,大多出自翰林院、礼部、詹士府,基本上都是进士出身,贡士几乎没有。



弘治三年庚戌科会试,取贡士三百人,最终会按照南取五十五名,北取三十五名,中取十名的比例,分别取南地165人,北地105人,中地30人,南卷为应天府及苏、松诸府,浙江、江西、福建、湖广、广东等地;北卷为顺天、山东、河南、山西、陕西等地;中卷为四川、广西、云南、贵州等。



由于李杰交卷太早,到达龙门的时候一个人也没有,龙门需等候举子达到一定人数方才开启,李杰一个人等了大半天才等到人齐。



其中一位年轻的举子抱拳说道:“这位兄台,这次可是过来试考的?”



这人看李杰年纪这么小又这么早交卷,自然不会觉得考的有多好了,当他是过来试考增加经验的。



李杰微笑不语,这时旁边的一位福建举子说道:“这位仁兄可不要胡言乱语,这位便是少年解元林平之,其时文能以韩欧之气而述程朱之理。”



年轻举子闻言神色尴尬,分明是听过李杰的名号,讪讪的笑了笑,然后闭口不言静待龙门大开。



李杰从贡院龙门走出后,林瀚也没有料到他会提前这么早交卷,只得自行回去,不过考场外车马可不少,当即有人上前询问是否需要车马,商谈好价钱李杰登上马车,向林瀚府上前去。



晚上吃饭是林瀚在管家那里知道李杰上午就回来了,板着个脸说道:“慎之,你怎地如此草率便交卷了?回头将答卷默写给我看看!”



书房内林瀚认真的看着李杰默写的答卷,林瀚的本经是《春秋》,对于《尚书》精研不深,便只让李杰默写了四书题,林瀚在阅读时整个人都是亢奋的,激动地手指微微发颤。



“好!慎之,我以为你提前交卷是因为考的不好,没想到你果然没让人失望,你能运古文气势于时文之中,构意遣词皆是天然合度,开阖顿宕,尽显从容自然,于平淡之中又变化无穷,实在是难得的锦绣文章啊!在制艺一道上可谓大成矣!”



李杰闻言拱手道:“侄儿这次提前交卷,主要还是因为在考场上灵光迸发,写完发现以目前的水平改无可改。”



林瀚神情稍微平复,朗声笑道:“就是我对于这三篇文章也无从下手,一字不可改,以科举重首场重首题的惯例,以这三篇文章的水准你这次会试取中应该不难,具体的名次就不得而知了。”



李杰想起梁储之前的话,说道:“这次的主考是礼部尚书徐溥,师兄曾说这位徐尚书颇为爱才,在取材上别具一格,不知二叔如何看待?”



林瀚略微沉吟,开口道:“徐尚书历经四朝,可谓德高望重,以他平时的作风,在取材方面不拘一格,不会因为你的年纪从而另眼相看,取中应该是没问题的。“



林瀚说完又叹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 加入收藏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