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远点头之后,说道:“桓军先不管,聂兴一部,现在何处?”
聂兴的五万大军,来回转战,是不在延州之后的,他之前也根本打不到那后面去。
林初回到:“距此不远,正要向我军主力会师。”
萧远想了想:“告诉他,不要让他过来了,让他领兵,赶回山峪关附近,听从苏毅调令,支援国内战场。”
“诺!”林初领命而去。
聂兴这家伙,转战千里,大仗没打几个,却被最高指令,调来调去,这也让后来的秦军将领,多调侃他为:行军将军。
不过他的每一次转战,对主战场,都是起到很大作用的。
这时候让他赶回国内,也是非常有必要的,有了这五万大军,国内形势,无疑会更加稳妥。
接下来,秦军对延州进行了一次象征性攻击,意在试探凉军虚实,只打了一会儿,便草草收兵了。
数日后,桓军抵达。
到了这里之后,孙起先是寻了一处地方,令士卒伐木扎营,他自己,则是带着一名将领,前往了秦军大营,准备先和秦王见一面。
得知他的到来,萧远亲自迎出了营帐,见面之后,亦是爽朗而笑:“早就听闻将军大名,今日得见,不曾远迎,失礼之处,多多见谅啊。”
他如此平和,孙起有点受宠若惊,连忙拱手弯腰:“秦王殿下太客气了,在下何德何能。”
“将军请,帐内说话。”萧远又笑着一伸手。
“殿下请。”孙起忙施礼。
这是两人第一次见面。
孙起很年轻,是标准的文将,手无缚鸡之力。
要知道,谋士和武将,是有极大区别的。
一名谋士,他可以为君王制定进取策略,出言献计,具备一定的战略眼光。
就像上官文若,他会建议萧远什么时候该取哪里,什么时候该进军,以什么样的计策破敌,但你若让他亲自领兵作战的话,他是不行的,也指挥不了军队的。
可孙起不一样,这个人,不仅有谋略,而且具备一流统兵才能,可连百万之众。
这是帅才。
此等统帅,无疑会让君主欣赏。
萧远对他的态度很客气,将其请入营帐之后,因刚好是饭点,便令军士上来了酒菜。
两人分宾主落座,萧远位于帅位,孙起则是位于侧下方,身前置有一案。
军中艰苦,不同城内,等三两盘菜上来之后,萧远也端起了青铜杯:“营中简陋,若招待不周,将军勿怪,还请满饮此杯。”
“秦王殿下哪里话,实在折煞在下,敬殿下。”孙起连忙端杯。
初次见面,两人之间的交谈,还算不错,萧远也就势问了他一些军事看法,不过孙起对此,却是没怎么言明,或者说,他还没有想好对策。
秦桓两军,驻扎之地,相隔不远,等到了第二天,萧远带着一干文武,孙起也带着一众桓军偏将,不约而同的来到了延州外,观察形势。
看着这巍峨的城关,和两边的崇山峻岭、陡峭山脉,孙起忍不住感叹道:“好一处雄关啊。”
说着话,他还用力踩了踩了脚下的泥土,旋即微微摇头道:“土地太硬,恐怕多有岩石,挖地道也行不通啊。”
其实这个方法,秦军早就研究过了,萧远闻言,笑了笑没有说话。
又看了看周围地形和山势,孙起还拿出随身携带的地图对照了一下,接着朝桓军众将道:“我们回吧。”
说着,也朝萧远拱了拱手:“秦王殿下,先走了。”
“好。”萧远点了点头,这里他已经看过很多遍了,再次观察之后,同样回了大营。
就这样又过了几天,桓军那边自驻扎之后,那是毫无半点动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