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121章 研发新产品
,你嫂子肯定不让我上床了。”王凯平开口说道。



两人一边聊天,一边做实验,几个小时后,终于做出了满满一大烧杯的柔软剂。



李卫东撕下一张ph试纸,在柔软剂里蘸了蘸,然后拿出来,对比了一下色谱,满意的点了点头。



“去哪一块羊剪绒材料,再拿个剪刀。”李卫东开口吩咐道。



王凯平找来一块羊剪绒材料,李卫东则用剪刀将这块材料一分为二,其中一半倒上柔软剂,开始进行浸泡。



“还得找个吹风机。”李卫东接着说道。



“这个可不好找,我家里倒上有一个,现在回家拿。”王凯平开口说道。



“骑我的摩托车去。”李卫东直接将摩托车钥匙递给了王凯平。



王凯平骑上李卫东的摩托车,回去拿吹风机,当王凯平再返回的时候,李卫东已经将那块羊剪绒材料从柔软剂里捞了出来,然后又清洗了一遍。



“来,咱们吹干它!”两人开始捧着吹风机,吹干那一块柔软过的羊剪绒材料。



吹到八成干的时候,王凯平就开始用手抚摸起半块羊剪绒材料。



“感觉还真的比之前顺滑了许多啊!”王凯平开口叹道。



“别急,等一会完全吹干了,跟另外半块比一比。”李卫东开口说。



终于,这半块羊剪绒的材料被吹干了。



李卫东左手拿着柔软过的羊剪绒材料,右手拿着另外半块,同时捏了捏,果然是差距巨大。



“你试试看。”李卫东将两块羊剪绒都递给了王凯平。



王凯平放在手里揉了揉,顿时一脸的惊喜:“竟然变软了这么多!单纯摸起来的话,这完全是两块材料啊!”



“材料变软了,上面的毛也变得蓬松顺滑了,这才算是出口产品该有的品质!”李卫东满意的点了点头。



李卫东上辈子开小化工厂的时候,已经是九十年代中期,当时李卫东使用的也是九十年代中期的工艺和生产技术,产品质量也达到了九十年代中期的水平。



这一套九十年代中期的工艺,放在八七年,绝对是国内顶尖的水平,李卫东敢保证,至少青河地区的化工厂,生产不出这么好的柔软剂。



李卫东也考虑过,拿着这个柔软剂的配方,去申请个专利,然后拿去卖钱。但仔细一想后,李卫东还是否定了这个想法。



柔软剂的制作工艺并不困难,但凡有个高中的文化水平,学起来并不困难。所以柔软剂也是一种很容易仿制的化工产品。



在中国,这种容易仿制的东西,注册专利根本就没有用。你今天刚注册完专利,明天就有一大群人照着你的专利,推出仿制品,甚至还会对仿制品进行升级。



而这些侵权的仿制品,很多还都是民间小作坊生产的,这些小作坊甚至连个体户的执照都没办,想要通过法律途径维权,却是不可能的事情。



所以在中国,能够受到保护的专利产品,都是那些不太容易仿制出来的。



像是各种高端的制造业,你没有那个技术,便是有心仿造,也造不出来,想要用人家技术的话,就只能乖乖的购买人家的产品,或者交专利授权费。



李卫东在实验室里弄出来的这一烧杯柔软剂,只能当样品,大规模使用的话,指望李卫东这一烧杯一烧杯的做,那得做到猴年马月!



服装厂要使用柔软剂的话,还得靠工业生产。



而工业生产,就必须要有化工生产设备,加温用的锅炉、反应和搅拌用的反应釜等,都是必不可少的。



李卫东要赶着去参加下一届的广交会,并没有时间去重新建一个化工厂生产柔软剂,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利用青河其他的化工厂,借鸡下蛋。



于是乎在第二天,李卫东就来到了青河市第二化工厂。



青河市第二化工厂的厂长名叫韩国浩,今年五十多岁。这韩国浩是搞技术出身,年轻的时候曾经是青河化工总厂的车间主任。



后来清河地区组建化工二厂,韩国浩带着十几个手下,硬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 加入收藏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