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门的宗正堂位于一个小山坳里,两面倚着山壁,门口有一块空地,用青石板铺着。
此时空地上用极快的速度搭起了一个临时的竹棚,四面垂着塑料帘,百里启他们带来的设备全部被搬了进去。
“很好很好,我本来还担心山上风大,会影响检测结果。”马玉山正在担心这个问题,跟百里启小声讨论着要不要跟陆立海他们提一提,没想到他们先一步想到了,非常惊喜。
“跟六器公司合作的时候,他们也提过这样的要求,咱们早就准备好了。”陆立海笑着说。
同时搬进竹棚的还有几张桌子,百里启麻利地把肩上的背包拿下来,几台笔记本打开并排摆在了桌上。
马玉山脸上的笑容也消失了,认真地开机检查各种设备,将它们连接在一起。
陆立海站在旁边看了一会儿,走过来问许问:“一会儿是他们先测,你来做总结;还是你提个点,他们来检测?”
“不,一起来,分头进行。”许问说。
“啊?”陆立海没懂,疑惑地看他。
“我们检测的手法不太一样,很难配合,各自分头进行,最后可以合并到一起进行综合比评。”许问说。
陆立海愣住了,过了一会儿才反应过来:“那万一两边的结论不一致怎么办?”
“那就证明某一方的检测结果有误,需要重测。”许问说。
那错的那一方不是很丢人吗……陆立海欲言又止,半句话吞进了肚子里。
“也是一个互相映证的过程吧。”许问笑了笑,补充道。
还是风险太大了吧……陆立海左右看看,百里启和马玉山一边讨论,一边认真地讨论着什么,一点也不慌的样子。
现在的年轻人,真的跟他们不一样了……
“三叔,五叔,我们一起去请宗正卷吧。”他摇了摇头,招呼了一声。
很快,三人就从幽暗宗正堂中走进了阳光明媚的山坳里,绿荫垂地,光线柔和,有一种如雾一般的质感。
陆立海手中捧着一个漆盒,很老的盒子了,隔着老远就能看出上面厚厚的包浆。
他捧盒子的样子非常庄重,让人不自觉地对盒子里的东西看重起来。旁边两名老者垂手而立,眼神中的敬仰仿佛是穿越无数时光累积而成的。
许问下意识地挺直了背,伸出双手接过漆盒,走到一个靠阴的地方。
“这是宗正卷木工卷,一共七册,里面记录了八大类,一共八十四种木工类技艺和技巧,大小均有。”陆立海介绍道。
这是一个髹漆盒,用的是一种叫作阳识门的髹漆技巧,也就是直接用漆堆出各种花纹,不用描金色漆等等进一步装饰。
由于没有描金色漆等等,堆漆的纹理会直接体现在表面上,所有的瑕疵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装着宗正卷的这个漆盒是许问见过最完美的之一,漆理利落干净,堆起的弧度和坡度匀称柔和,整洁得像是电脑生成的,但又多了无数手工打制的灵性,随着时间的流逝与包浆的生成,这种灵性的光辉被蕴养得更加鲜明了。
许问的手在漆盒表面轻轻抚摸了两下,将其打开。
盒里装着一叠用油纸包着的书卷,蓝皮布面,纸张陈旧,一看就是古籍。不过保存得非常好,钉线完整,书页整齐,表面的墨迹非常清晰。
许问翻开来看了一下,前面有目录,八十四种工艺技巧每种都有名字,列得清清楚楚。
对应的页面上,这些技巧有的图文并茂,工序流程一条条详细地列在旁边;有的只有一个简要的图形和介绍;更有的连图也没有,只有一行文字进行阐述,偶尔还会在旁边标注“据传”两个字。
所有图文全部都是手绘手写,许问看着这字迹笔触,突然有了一点熟悉感。
他皱起眉头,细细对照记忆里两个世界每个人的笔迹,没一个人能对得上的。
奇了怪了……
这时百里启和马玉山调整完设备,走过来就着许问的手看了一眼,道:“这种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