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86、他说了算?
谈起这些陈年往事,他确实替自己感到惋惜,对于屈龙铜矿,可谓是失之交臂。
“能够找到屈龙铜矿,也有你们地调局的功劳。”李在强安慰了一下。
“正好借着屈龙铜矿的话题,咱们直接来谈谈塔勒戈铜金矿项目吧。”
张涛早已经进入了工作状态,主动示意李在强等人坐下来,“这个项目,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就发现了地表的见矿点。97年到最近,比和比拓也做了一些工作。这些资料,都是他们工作之后的成果。”
他早就拿到资料,浏览了不止一遍,甚至根据这些资料,做了初步的勘探方案。
在技术话题上,周振兴和李在强很快进入状态,拿起这些资料翻看起来。
资料本来都是外国文字,已经事先让人翻译了一遍。
“地表地质工作很详细了,见矿岩石,矿体成因也有一定的猜测。”李在强一路看下来,已经对项目有大概的轮廓,“不得不说这些外国人做事还是很认真的,把该做的工作基本做了一遍。”
“正因为外国人在项目区做了详细的工作,却没能取得太好的结果,所以,这个项目,对我们来说,才是巨大的挑战。”
从接到这个项目资料开始,张涛并没有任何轻松地感觉,也没有因为有了前人的资料,就觉得这个项目变得简单。
恰恰相反。
别人做了几年的工作,却没找到什么矿,这就说明一个问题,这个项目找矿潜力是否已经被挖掘殆尽?
他们重新投入资金、人力,怎么取得突破?
在外国人详尽的工作之外,该怎么采取新方法、新技术,发现别人发现不了的矿?
这都是难以解决的难题。
“对啊。”
李在强不由得一阵心惊,诧异的望着在一旁沉默不语的李唐,“既然别人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外国人觉得这个项目区没什么潜力了,所以把探矿权转让出去。那么,你们投入这么大的资金开展这个项目,又有什么依据呢?”
“莫非你们手里有更加详尽的,或者更加特别的资料?”张涛也是满心好奇的望着李唐。
他们现在都已经知道了,李唐就是这个项目的发起人。
没有李唐的牵头,这个项目,就不会获得这么多大企业的青睐。
他们实在是有些想不通,到底是哪一点,让李唐如此看好这个项目。
看到大家纷纷投来目光,李唐连忙调整坐姿,端端正正,“我看好这个项目,说两点简单的理由。一,项目区范围很大,两百三十多平方公里,只开展了二十三个钻孔,密度非常稀疏,很多地方还大有可为;二,我想黔州省地质局的地质前辈们恐怕已经在资料里面发现了重要一点,比和比拓打钻见矿的两个钻孔,岩心当中,铜矿石主要是辉铜矿……”
“辉铜矿!”
李在强其实已经注意到这一点,直接接过了话匣:“基本上可以判断出来,比和比拓的钻孔深度,仅仅打到了斑岩型铜矿体的浅部氧化矿石部分,并没有打到下面的原生的硫化铜矿石!”
听到父亲这话,李唐一点都不意外。
在技术方面,不管是在任何时候,他都可以相信自己的父亲。
既然父亲已经说清楚了,他也就没有继续说下去。
张涛听这对父子一唱一和,脑海中郁结的想法,顿时豁然开朗,“也就是说,比和比拓的两个见矿孔,并没有打到真正的矿体?”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