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包装,一旦走出国门,必将势不可挡!
方杰丝毫不怀疑国人有这样的智慧和能力,君不见国外任何事物一旦被国内山寨吸收并创造出自己的东西,最终反倒比国外做的更好且更具创新力?
最典型的案例,就是前世国际版抖音。
华夏文明的特点,向来就是海纳百川、厚德载物,历史上无数的外族、外教、外来文化不都被咱们融合成为自家的了么,当代区区一家之浅薄文化,又如何能与我泱泱中华之悠久文明相抗衡?
所以方杰根本就不担心什么所谓的“韩流入侵”,说这种话的公知们,就是杞人忧天、危言耸听,是缺乏民族自信心的表现,是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不过普通老百姓们可没方杰的这种见识,听舆论媒体们这么一鼓吹,节奏就被带起来了,就觉得必须阻止韩流入侵才能保住华国文化的根基。
这种意识形态这些年愈演愈烈,如今突然爆了个张娜拉事件,气急败坏之下,舆论热点便开始向韩流猛烈集火,进而又牵扯到了其他的事情。
比如韩国申遗端午祭之争议。
其实韩国端午祭与华国端午节完全是两码事。
一个是地方性节日,一个是全国性节日,一个是祭祀神灵,一个是传统民俗,除了日期相同,其他几乎没有什么相同之处。
难道别的国家有一个内容不同,名字也不尽相同的节日,与国内的某个节日看上去相似,就说人家是剽窃?
这就很不讲理。
这事儿无非是一些不明真相和不学无术的媒体、键盘侠们摆的一个乌龙,还有的就是一些人为了吸引流量故意拱火、颠倒黑白。
但要说华国这边完全理亏,其实也不至于,因为韩国那边有着不少“前科”和“黑料”,又不是只干了这一件事,所以国内这边不得不疑神疑鬼,怀疑韩国别有用心。
比如韩国一直在“去中国化”,比如把汉城改为首尔,又比如韩文去汉字运动。
除此之外,韩剧里通过一些情节故事和人物塑造,往往会丑化华国,或是剽窃华国文化据为己有,其中有些做的十分隐秘不易察觉。
比如韩国古装剧里,朝鲜国王自称“朕”,其实应该自称为“孤”,臣子们称呼国王“陛下”,其实应该是“殿下”,更别说“万岁万岁万万岁”了,应该是“千岁”才对。
这还是比较明显恶心人的地方。
藏得比较深的套路之一,是韩国古装服饰。
像《大长今》里女主宫女的那种彩色服饰,历史上是不可能的,朝鲜是白衣民族,普通民众只有资格穿白色的粗布麻衣,宫女也是如此,彩色服饰只有王公贵族才有资格穿。
颜色也就罢了,样式则完全不对。
历史上无论是高丽王超时期还是朝鲜王超时期,服饰都是向天朝看齐的,王族更是不断接受天朝皇帝的赐服,并以此为荣,以此为正朔。
唐宋时期高丽穿的就是唐宋服饰,元朝时期的高丽则是在唐宋汉服的基础上加了一些元朝风格,朝鲜王朝的服饰则完全照搬明朝,总之历史上朝鲜人穿的其实是汉服而不是什么韩服。
至于古装剧里的那种具有十分鲜明民族特色的朝鲜服装,即短袄+长裙的服饰,是朝鲜王朝后期,也就是天朝这边清朝末期,上衣才短到了那个程度,形成了自己的民族服饰风格。
如果韩国古装剧的服道化,要按朝鲜末期服饰风格搞也行,那么也不是剧中的那样,而应该是“袒.胸.露.乳”才对。
不信的话,去网上找几张朝鲜末期的老照片就知道了,朝鲜女人们各个都是如此,并以此为美。
嗯,朝鲜王朝晚期的男人们,很有眼福……
后来岛国侵占了朝鲜,可能是因为连他们外人都看不下去了,觉得实在有伤风化,才让朝鲜人把短袄适当加长了那么一点点,勉强遮住了前端的两个“大凶器”(其实也没遮住多少)。
这还仅仅只是服饰上的魔改,其他还有很多细节都是经不起推敲的,比如发式、发饰。
可惜国内被带起节奏的键盘侠们,大多数是人云亦云之徒,盯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