雏鹰班第一批成员,基本定了下来。
截止目前,一共19人。
其中包括,张显龙、马晨宇、周小晗在内的本科生8人,硕士生7人,博士生3人。
除此之外,还有艺术学院、文艺系的一个辅导员。
情况和赵国华差不多,也是研究生留校,就是奔着新学部来的。只不过,导师没当成,稀里糊涂成了学生。
当然,大一军训还有两天回校,除了江瑶和陈文杰,到时还有一次针对大一的选拔。
不过,估计人数不会太多,加在一起,也就20多人顶天了。
但是,这二十多人绝对是精英中的精英了,思维敏锐,见解独到,且都有个性。
像是张显龙和马晨宇的那两篇论文,虽然撞车了,但是,在这个年代,已经从学术上自觉的在探讨网络传播的特性与技巧。
不夸张地说,除了马拓,这两个本科生的表现,已经超过其他人一大截。
而且,仅仅是这二十多人,每年的经费投入就是一笔天学数字。
说实话,要不是有洞察模型在那儿比着,谁也不敢花这么大的代价,去培养这么一个所谓的精英班。
细算下来,单是现在,本科生加硕士生,每年的硬性投入就是880万。
这还不算大一要招进来的,还不算那三个博士和一个导员。
要是人人都像马拓一样,张嘴就是两百万的大g,廖凡义估计,没两千万打不住。
2000万啊!一个上千人的院系,一年也花不了这么多钱。
看着齐磊,“这钱你打算怎么花啊?”
齐磊一笑,“那就得看他们的想象力了。”
见几个老学究都是一脸肉疼的架势,齐磊只得又安慰道:“放心,现在你们嫌弃花得多,说不定到时候,你们又得惊讶于他们挣的多了。”
“挣的多?”众人一怔,“还能挣钱呢?”
当然能挣钱!
其实,雏鹰班从根本上来说,还是一个小型的“洞察模型”。
之前说过,做为一个重生者,齐磊最大的价值其实就是向这个落后于他自身认知二十年的时空传递信息。
而重生这么长时间,最高效,也最有价值的一次信息传递,无疑就是洞察模型。
短短二十天,齐磊表达太多东西了,这个模式他怎么肯轻易扔掉呢?
所以,雏鹰班表面上看是培养一群网络传播精英,是为新学部提供教学经验。
从雏鹰班身上,看到网络传播的趋势,进而深度研究。
可是,如果仅仅只是为了这些,那就有点太浪费了。
至少在齐磊这里显得太浪费了。
他可以借雏鹰班做很多事儿,让洞察模型继续运转下去。
正要给廖凡义他们解释一下,却是有人冲进办公室,“不好了,楼下快打起来了!”
众人一滞,廖凡义皱眉道,“打起来通知保卫处,回来报什么信儿?”
“不是....”报信的人苦脸,“是今天面试的选上的和没选上的快打起来了!”
“!!!!”
这回连齐磊都是一惊,急忙朝楼下跑去。
……
————————
事实上,楼下,面试过后的考生并没有散去,且情态各异。
因为结果是当场宣布,被选中的十几个人当然是心中雀跃,喜不自津。
而没选上的,其实开始也只是有点遗憾,这个年代的学生还是朴实的。
校方决定,尽管面试的过程有点摸不着头脑,即便现在他们也没想通到底面试了个啥,又考了些啥。
可是,终归还是尊重结果,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