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所谓的烂俗电影不会像王家卫的电影一样流芳百世,但他的电影里却最最真切地反映了当时港人的生活和情欲。
其次,他专业,并且高度职业化。
电影是商品,抱歉,我必须一再强调这个概念。既然是商品,就有高中低三等。
你有一亿做一个片子,当然好。但我只有一百万,怎么办?而且还不能亏,怎么办?还要最快时间回钱,怎么办?
所有的商品都一样,成本,售价,赚差额。
所谓一个专业的电影人,你首先得不让你老板亏钱,无论他是投一百万还是一个亿。
中国有部分观众的逻辑很搞笑:做电影不亏钱就不是诚意之作,就不是好电影?。
于是中国电影掀起一股卖惨的风潮。不比电影谁做得好,比做电影谁亏得多,最好是亏得倾家荡产加卖肾,那就拔得头筹。
难道做电影的人活该饿死吗?说好的社会主义国家,咋那么封建剥削呢?
如果真的一个接一个得亏,就没人愿意做电影了。那大家一起回去看皮影戏吧。
作为电影人,作为一个职业,和码头搬运工没有区别。首要就是养活自己,其次才是做好片子。很多人会说,养活自己和做好片子不违背啊。但现实中两者常常会发生矛盾。
好片子需要时间,需要人,最重要的是需要钱。不是每个人都能拿出一个亿的。
那么这个时候一百万的活,接不接?
就像搬运工,当然希望有个大工程,可以赚一笔大的,几万块。可是没有大活的时候,请你帮忙扛个行李箱,赚个五块钱,你愿不愿意?当然愿意。
就像某个微博大V所说,王晶用这种花小钱赚快钱的办法,养活了多少香港影视行业的人。单凭这一点,他这种高效的职业操作,就足够称得上优异。
而且他没有让投资老板亏过钱,中国有几个电影人敢这么拍胸口保证的。就是有王晶这样职业化的电影人,香港电影才能支撑到现在。
再次,他的剧本功底扎实,人文气息浓厚。
王晶的编剧能力远强于他的导演能力。
内地很多编剧对他都有一点共识,真正能做到雅俗共赏的编剧,王晶绝对是名列前茅。
他从来不屑于卖弄自己的学识。俗就俗,俗就不能有大义吗?你未免太小瞧人民群众的智慧了。不像大陆某些导演死命给知识分子和所谓权贵粉饰太平,王晶非常拿手的就是拿伪君子开涮,越是相貌岸然,越是猥琐下作。
王晶给很多人的感觉,比起星爷,更像金庸里的韦小宝,虽然他胖了很多点。
鹿鼎记,与其说是星爷风格的经典,不如说是王晶风格的经典。
我对你的敬仰真是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又有如黄河泛滥一发不可收拾。
《鹿鼎记》!
事实上所有在春节档上映的电影,老孟家的老板娘们在出行前就已经全看过了,而且还都挺喜欢《澳门风云2》的,怎么说呢,很符合中国人过大年的氛围;
年味是什么?
年味就是能够在特定的那么几天里一次过满足很多的愿望,穿着新衣服吃大餐看烟花讨红包。随着大家的生活变得越来越好,于是也越来越没有了年味。
对于泛粤语区的人来说,过年就是通过一部电影,把一整年活跃在银幕上的TVB(或者说邵氏)、英皇等明星都看个遍,这部电影的情节不重要,伏笔不重要,甚至场景、道具都可以不重要,重要的是这帮人都在里面,念着台词说着笑,结尾了再一起唱一首贺年的歌曲,就值回了票价。
从商业角度来看,《澳门风云2》是成功的。
同天上映的贺岁片《天将雄师》、《狼图腾》、《钟馗伏魔:雪妖魔灵》、《爸爸的假期》、《爸爸去哪儿2》等基本是以战争、冒险、奇幻、亲子题材为主。
而《澳门风云2》很聪明地囊括了这些元素,戏中不少大型爆破、飞天下海和枪战场面堪比战争片,张家辉和王诗龄这对萌娃囧父在泰国逃难既有冒险色彩又具亲子元素,片中还有很多高科技展示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