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42章:孟轻舟怂了
既然涉及到了手机,难免不会被人拿来和裤子的电影相提并论,因此在宣传上,老孟特地交代了,不要蹭热度;
《完美陌生人》想要表达的,其实很简单,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脆弱的,每个人都藏有秘密,靠伪装维持自己在人前的体面,大家会因为共同利益结盟,也会因为共享秘密而维持关系;
一旦这层伪装被撕破,每个人内心的仓皇和狼狈无可遮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被血淋淋的瓦解。所以,为了不彼此伤害,我们都一致同意藏好秘密,维持起码的体面;
这是意大利原版所要传达的主题;
西版和韩版改编的比较大,法版与意版较为重合,各有各的优秀。
意版、法版和韩版都设置了没有玩手机游戏的平行结尾。但法版在结尾之前,那对精神出轨夫妇,反倒因这个游戏,关系破冰,达成了谅解。而在平行的结尾里,他们之间的关系依然冷漠。
韩版改编的最最符合儒家文化中虚伪的一面。电影里中产阶级的体面、家庭主妇的卑微、大男人主义丈夫、还有妻子们之间虚伪的关系都一一揭露出来。
所有的伪装,在手机游戏中,都狼狈地漏了底,但大家还要假装表面的和气;
因为涉及不少敏感的话题,编剧部门做了小小的修改,潘安智这一版的重点放在了手机,因为手机这个工具已经变成了现代人关系疏离的导火索。
所以一开头,就设计了各种人玩手机的场景,在片尾进行呼应,设置了用手机与亲人沟通的场景;
看完成片,老潘冲孟轻舟昂首示意,想听听他的意见;
“完成度肯定没问题,不过人家的精髓你没领悟到,老潘,明明是一个发生在封闭空间的故事,你却穿插诸多延展的角色,造成无关紧要的干扰,整个片子的节奏不是很合理,紧凑的密室剧情显得有些跳脱。”
潘安智无奈的摊了摊手:“不这样不行呀,你也看了剧本,很多都是没法拍的,如果不延展出去,几位主角心理历程不好解释的!”
“你丫胆子不是挺大的嘛,以你的尿性,我还担心你把那什么给拍出来,没想到比我还谨慎,老潘,成熟了啊!”
“滚!”
孟轻舟不是完全赞同制度化的审查,当然了,完全放开也是不可能的,毕竟意识形态的武器已经把国内相当一部分高知人群训练成了带路党,抛开这一点不谈,他认为还有几个比较现实的因素可能时需要考虑的;
一个是主观的审美差异问题,比如说李桉的《色戒》,三场性爱戏,反映了王佳芝和易先生感情和心理细微变化,第一场易先生粗暴,王佳芝像犯人,第二场,易先生躲避王佳芝亲吻,体位变化反映关系的转变,第三场女上位,王佳芝有机会刺杀却没有;
对于影迷和张爱玲的书迷而言,津津乐道,反复观瞻,琢磨细节和镜头场景,可对大多数人而言就是当小黄片看了,在意的更多是有没有漏点,审美趣味天差地别,无从统一。
这部电影在美国是17岁以下禁止观看,因此被取消了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参赛资格。
除了主观审美的问题,还有最大的一个客观执行问题:具体如何分级。这可能比分不分级更有争议。
如何分级因此成为一个非常具体的问题,毕竟每个人的标准都不一样。另外一个客观执行问题,就是意识问题。在电影院经常看到家长带着孩子一起,感觉很多家长都没有意识到电影对孩子的影响,而有些家长却过度在意,就像一些动画片被禁被勒令整改。
类似《来电狂响》这样的,在故事的表述中穿插着隐晦的同性之恋,即使交给广电审核,想来也是不会出问题的,说不定还能给电影宣传搞点噱头;
但麻烦嘛,总是能免则免,而且国内的新一代的年轻导演们,在真正的艺术追求上,确实和第五代乃至之前的导演无法相提并论;
并不是说他们不想、不愿意,而是市场迫使他们必须要在艺术和商业之间找到更好的融合点,否则,只能被资本抛弃;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