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163章 新的一年
对于双水村来说,一九八二年的春节,可以说是有史以来最美好的春节



整个一九八一年,双水村的三大支柱产业得到飞速发展,凡是在这三大工厂上班的村民,都赚了一个盆满钵满。



到八二年春节的时候,全村有三十户人家买了自行车,有八十户人家在县城买了新衣服,腊月二十五石圪节年集那天,整个集市上的的猪肉、糖果、点心和烟花爆竹被双水村的村民一扫而空。



双水村的鞭炮声,也由腊月二十五,一直响到正月十六。



其间还发生了三起火灾、五个小朋友被爆竹炸伤送到医院。



而陈昭也在过年的时候,隆重召开表彰大会,奖励了表现最优秀的三十位员工。



奖品是价值几百元的电视机。



这一下子震惊了整个石圪节乡。



双水村也成了周围的姑娘们争相嫁入的村子。



当然,因为实施了联产承包责任制,全国上下的村子都有进步,麦收秋收连续的粮食丰收,让人们彻底摆脱了饿肚子的帽子。



现在全国上下都在欢欣鼓舞,谁也没料到,将来会有粮贱伤农的一天。



但陈昭却看得清楚,大集体有弊端也有利处,至少现在农村之前修建的水利设施,都是大集体时代修建维护的。



他也注意到别的村子,因为重新分散了土地,导致那些水利设施开始逐渐失去维护。农民分散的劳动,眼下是基本解决了吃饭问题,也解放了大量的农村劳动力。



但是从长远来看,却也阻碍了农村的机械化,现代化。农民本身没有资本和动力去购买大型机械,每家每户只有几亩地,根本就没有必要去搞投资。



渐渐的这种责任制,就成了套在农民身上的枷锁。渐渐种地成本高昂,一斤粮食还不如一瓶矿泉水值钱。



陈昭成了村支书之后,为什么一定要坚定地搞集体产业,搞工厂,搞工业化,就是因为他知道,二十年三十年后,如果仅仅凭这些粮食,农民依旧摆脱不掉贫困。



当然,任何政策都是因时因势,人民公社是为了集中所有的农业资源,快速推进工业化,但偏偏工业化不是十年八年就能建成的,所以大集体时代无法普及大型机械。



当人们开始实施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时候,人力资源是解放了,但却因为分散的劳动力,成了农业现代化的障碍。



说起来,谁能想到咱们的工业实力,能发展到那个地步呢?



但陈昭是过来人,所以他一方面主动推进大包干,搞联产承包制的先驱,成为村支书之后却大力推进集体企业,就是为了继续凝聚生产力。



双水村的村民高兴地地方,就是有人能种大片的土地,有人能在工厂上班。



无论是承包大片土地的,还是在工厂上班的,都能过个肥年。



但终归不用像别的村那样,需要进城卖苦力。



现在即使进城的,很多人也成了售货员。



专门销售双水村的大棚菜,或者成为双水村饲料厂的零售店。



有人因为专门运输销售双水村的产品,而一跃成为冒尖户的。



比如田润生。



他在父亲和姐夫的资助下,购买了一辆大车,然后和村委签订了合同,专门往外运输蔬菜和饲料。



他也学金波那样,往外卖货的同时,还去大城市买新鲜玩意,运到原西县和石圪节公社出卖。



这小子本来很腼腆很内向,但是自从将郝红梅接到双水村之后,竟然觉醒了男子汉的天赋,变得外向和活跃起来。



于是春节的时候,他已经成了双水村的万元户。



也因此陡然间腰杆粗了起来,在家里也有了底气。



而郝红梅人漂亮能干,又能操持家务,上得厅堂,下得厨房,还将田润生里里外外打扮的人模人样,比城里的公家人都帅。



再加上她主持扫盲班,可谓是全村大人的老师,有相貌有本事,短短一年时间,在村里的威望便超过了金光辉的媳妇马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 加入收藏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