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十九章 吐蕃军制
大历十四年(779年)七月二十六。



夜凉如水,圆月高悬。



原州百泉城外黄石固烽燧,虫声啾鸣,夜枭飞啼,而就在这虫鸟低泣的幽深之处,却隐隐夹杂着一阵金铁交鸣之声,随之而来的是几声凄厉的惨叫。



一股浓烈刺鼻的血腥味儿,瞬间弥漫开来,让这静谧的夜更添几分诡谲与阴冷。



解决了?



片刻之后,郭映扬鞭指了指上方的烽燧,而在他身后的是百余裹甲衔枚的精锐甲士。



就十个蕃儿,还有六七个在睡梦中,手到擒来。



郝玼咧嘴哈哈一笑,一脚踢翻了一具尸体,捡了他挂在腰间的弯刀,随后挥臂甩刀。



只听得噗嗤一声响,锋利的弯刃便将那吐蕃勒堪(十夫长)的头颅削落,鲜血喷溅老远。



旋即十具尸体,包括那员吐蕃的脑袋全都被郝玼几人扔到了烽燧下面,滚落到了郭映的马头前。



蕃贼轻而无备,连个暗哨都没有,这是不把咱们泾原军放在眼里啊!



郭映横刀立马,抬头望向东方。



七月末,正是月明星稀的时节,数里之外百泉城的轮廓清晰可见。



不过也好,正好杀原州的吐蕃兵马一个措手不及。



郭映微微眯着双眼,心头升起冲天豪气。



怎么打?



郝玼提着十多跟辫子二十只耳朵下了烽燧,凑近郭映,兴奋的搓着双手问道。



于旁人而言,郭映的行动很冒险,甚至可以说是疯狂,但对他而言就是再平常不过的侦查行动罢了,以往他也经常深入敌后,捉几个生口,杀了割下辫子耳朵拿到百里城换些赏赐买酒喝。



郭映淡淡的瞥了一眼郝玼,摆了摆手:不急,先休整休整!你且先说说吐蕃在原州的兵力分布。



好。



郝玼爽快答应着,然后便开始滔滔不绝的讲了起来。



原州失陷是在十六年前,州东的平凉百泉因为离泾州太近,没有驻军,仅有两个小烽燧,也没有人烟,算是白地。



过了平凉是陇山,有五座关城,各驻一个百户,关城后面是随军的吐谷浑部落。



而顺着百泉走,前方有一个小城,叫那城,有两个百户,两百兵马,再往西是原州的州治平高,有一个小千户,五百羊同骑兵驻守。



最西边的摧沙堡,是吐蕃在原州的大营,吐蕃人积年掠夺的财货还有从后方运来的兵甲粮秣都屯积于此,由一个千户的通颊斥候驻守,若再算上其部落中的青壮,估计不下三千人。



千户小千户百户,听起来像是蒙元大明的军制,但其实不然。



说到这里,就有必要解释一下吐蕃的军制了。



首先,吐蕃这个国家并不算传统意义上的封建政权,他更像是一个奴隶主军事部落联盟性质的政权。



它的兵役制度历来是寓兵于民,也就是全民皆兵。



虽然松赞干布仿照唐朝的府兵制建立一个名为五茹六十一岱的军事组织,但还是没有革去它身上的部落兵制影子,除了闲时为农战时为兵之外,妇女老人小孩也常常被算作兵员。



这也是史书中记载大唐动辄斩获数万,而吐蕃来年就卷土重来的原因。



而所谓的五茹六十一岱,其实就相当于大唐的十五道三百二十八州,只不过吐蕃人的茹(相当于道)岱(全称东岱,相当于千户所)并不是单纯的行政单位罢了。



茹分上下两部,有茹本,也就是将军,上马管兵,下马治民。



茹下面有域,域下面是东岱,岱的长官叫千户,吐蕃人称之为东本。



下面有小千户,也就是五百户长,五百户长下面是百户,吐蕃人称之为勒曲勘。



百户下有小百户,也就是五十夫长,唐人称将头,吐蕃人称格尔。



最后是十户,十户长称勒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 加入收藏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