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敢问贵县王县令姓甚名谁啊?年龄几何?黄路对这王县令感到好奇,给小二倒了一杯酒问道。
多谢,我们县的王大人,姓王名朗,却也年轻,不过二十五,六岁,在他治下我们东明百姓虽说做不到夜不闭户,但也差不多了。
小二竖起了大拇指夸赞,接着一口喝完杯中酒又舔了舔嘴唇。
哦,对了,几位客官可是要到河北去?东明渡口皆被暗桩堵死,外边的船是进不来,里头的船也出不去,若要去河北,几位得转道往东平去了,那倒还有渡口。
三人又和小二聊了一俩句,待吃饱喝足,便结了帐,出了酒肆。
本初兄,我见那王县令王朗却也是个人才,我等何不去见他一见。阿瞒一边整理马具一边歪着头问袁绍。
哼,此人胸无大志,目光短浅,虽有些许小聪明却又何足道哉,更是无情至极,为其治所安定,不惜封港沉
船让灾民绕远路去东平!
不知此行,冤死在其暗桩之下的灾民又有几何?绕路逃荒因此饿死的灾民又有多少?这些血与泪倒都被他拿去换了个治所清明的好名声了!
我袁本初若是去见此人,哼!倒是辱了我的名,污了我的眼!袁绍愤愤的嚷道。
黄路与阿瞒见袁绍这么说,却也不好劝解,袁绍说的确是属实,那王朗为了博一个好名声置万千灾民于水火之中,实在为人所不齿。
不过见其治理东明,却也是像模像样,井然有序,与来时各县对比,更显得王朗治理有方。二人安慰了情绪爆发的袁绍几句,三人一齐往城外去了。
三人出了东明县城,见袁绍掉转马头,往那县衙方向狠狠的tui了一口,阿瞒,黄路见了,相视一笑无奈的摇了摇头。
待袁绍出尽心中恶气,回转马头,三人往东平县方向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