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过他仍是按照石羽所说的去做了。
待下一个喝粥的食客来到店里,郑伯便不再问询这食客是否要喝汤。
而是直接将店里汤品与之分说,让食客去选择。
这新来的食客果真要了一碗莲子红枣汤。
见有效果,郑伯喜出望外。
此时,坐在石羽对面的少女,也出声道:店家,我也要一碗莲子红枣汤!
郑伯端了一碗莲子红枣汤过来,道:姑娘,方才你不是不喝汤嘛?
少女笑道:方才我并不知晓你们家也有莲子红枣汤,我平时最喜爱喝的汤,便是莲子红枣汤了。
郑伯露出恍然大悟的神情。
少女纤细的手指捻起汤勺,饮了一口汤后,看向石羽笑道:这位公子,你的那方法还蛮有效果的,只是换了一套说辞,成效却立竿见影,不知这其中可有深意。
石羽再次抬头看向对面少女。
此女轻语浅笑时,嘴角浮现出两个浅浅的梨涡,显得颇为俏皮可爱。
被人搭话,石羽也并未故作冷傲,回应道:这其实是一种‘沉锚效应’,一个人在对一件事做判断时,往往会受第一印象或第一信息支配。
就像沉入海底的锚一样,把一个人的思想固定在特定位置,再以言语或限定性的行为作导向。那么这个人在做决策时,思维便容易被对方所左右。
少女听得有些蒙:沉锚效应?
石羽一拍脑门,竟忘了自己如今已身在另一方世界,用前世地球上的专业术语,讲给这个世界的人听,也难怪对方一脸蒙。
他转而解释道:我这么跟你说吧,就好比一对刚认识不久的男女,男子想要邀女子一同出去游玩。
若直接问女子去或不去,这时即便女方对男方有好感,但出于矜持,她也很可能会拒绝。因为去或不去的问话,没有给对方进退的余地。
若换个问询方式,男子问女子明日想去镇上集市,还是更想去青堤湖畔游玩。这时主动权便转交给了女方,男方只起导向作用,如此,会更加的有效果。
少女细细品味石羽话中深意,点头表示十分认同。
她又笑了起来,明眸皓齿,很是好看。
你这少年,年纪不大,懂得倒挺多,也算是个有趣的人。我们认识一下吧,我叫蓝未央。
石羽。石羽淡淡道。
喝完热粥与热汤,石羽便起身离开了粥铺,朝镇中心的私塾行去。
青云镇的私塾,是冯镇长领头,由青云镇内的宗族,以及青云镇下辖的几个村落,捐助钱财学田,聘师设塾,以教贫寒子弟。
虽说这私塾是乡里宗亲共同捐助钱财建立,也是附近十里八乡的唯一求学之所,但私塾内也分外舍,内舍,上舍。
如外舍则是家境贫寒子弟偏多。
外舍的教书先生水平属实不高,只早年间去县城求过几年学,连县试都不曾参加过。
内舍的教书先生,是青石镇本地人士,年轻时通过了云梦县的县试,取得了童生儒位。
而上舍的先生,那便颇为不俗了,是冯镇长托人从云梦县请来的一位秀才,其年轻时参加过长宁府举办的府试,并且黄榜有名。
秀才姓吕,年岁三十六七,独身一人。
镇上的邻里乡亲都称呼其为吕先生,私塾里的学子则尊呼其为吕师。
上舍的吕师有秀才儒位在身,在青云镇自是颇有名望的。
其人以教学严谨,做学问细致著称。
吕师为人谦恭,待人和气,自有一番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气象。
上舍的教书先生水平最高,名望也最高,想要成为其门下学生的人也是最多的。
然上舍每年收取的学生有定数。
如此一来,能入上舍的,也大都是大宗族子弟,抑或有权势,有名望的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