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章 落花
以前这少年每次见了她,都极为痴迷,眸中流露的尽是真情与深爱。
可今日的石羽,给她的感觉,只有疏远和平淡。
你无须知晓这些,知晓了也是无用。你交出魂念道种,我师尊可保你无虞,那玄沧真人也不会再来寻你麻烦,日后你可安安稳稳的度过余下三年!
夏熙月似不愿与石羽多交谈,只想赶紧拿到魂念道种,然后今生再也不见此少年。
石羽仍保持作揖姿态,一动不动。
若那夏熙月师徒二人,不愿告知他魂念道种生成之法,他便再无退路。
倘若知晓了魂念道种生成方法,石羽好赖也得去尝试一番。
因为原主也是寻常凡人,他既能凝出魂念道种,自己又为何不能?
见石羽迟迟不作答,夏熙月已没了耐心,欲拿住石羽,好好探查一番。
这时。
那笼罩在月牙白袍中的白瑶仙子,淡淡出声。
生成魂念道种,并没有具体方法。人之念,本就是虚无缥缈的无形之物,凝魂念道种,便是无形化有形的过程。
我所知的,有三条途径,可凝魂念道种。
第一条途径,便是人的执念,每个人一生中都有无法完成的事都有无法得到的物。
越是重要的事或物,却愈难得到,越是得不到便越想要得到,如此
,便有了执念。
有所爱故而有所执,有所思故而有所念,执念深重之人,有很大可能生出魂念道种!
第二条途径,便是聚众生念力,以量变引动质变,众生念力积蓄到一定程度,会结出魂念道果,魂念道果中自然有魂念道种。
第三条途径,可借儒道,凝道种。魂念师之源为心学,而心学出自儒学,以儒凝魂,以文淬念。
我曾听闻,一些名家大儒,在作出诗词名篇后,浩然正气贯长虹,当场凝出魂念道种,儒道更进一步。
夏熙月看着白瑶仙子,如水的眸子中满是不解。
她不解自己师尊,为何要对一个寻常凡人,说如此多的话。
石羽豁然开朗,这三条凝魂念道种的途径,夏熙月用在原主身上的,应属于第一种。
原主对夏熙月执念之深,已不可估量。
石羽自是没有什么深种的执念,第一条途径不适合他。
至于聚众生念力,也不适合他。
唯有第三条途径,他可尝试一番。
因原主本就得了童生文位,加上道法天地的学海中,收录了整个东海图书馆的知识。
其中唐以后的诗词名篇,数不胜数。
而在原主的记忆中,唐以后的那些诗词大家,在这个大陆的历史时代中,大部分都不存在。
诗仙李白的唐诗,词圣苏轼的宋词,绝对是人前显圣的大杀器啊!
石羽心中有了几分底气,既然诗词名篇可引动浩然正气贯长虹,从而凝出魂念道种。
那对他这个穿越而来的人而言,这便是其最大的优势。
李白的诗苏轼的词。
无论放在任何时代,那绝对都是一枝独秀的大家之作。
石羽思索一阵,看着满树梅花,有几片白里透红的花瓣随风雪而落,散出沁人心脾的芳香。
他脑中灵光一现,想起宋代一首有名的七言律诗。
石羽不再去看夏熙月师徒二人,而是盯着翻飞零落的红色寒梅。
他轻吟出声:坠素翻红各自伤,青云风雪忍相忘。
夏熙月白瑶仙子有些不明所以,这少年人竟莫名的吟起了诗来。
师尊,此子好生可笑,他莫不是想学那些名家大儒,作出一首才气横溢的诗篇来,从而引来天地间的浩然气,以浩然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