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城外,天气格外的晴朗,虽然寒风依然刺骨,但高悬的太阳还是能给人带来一丝丝暖意。
可惜的是,这般好的天气,洛阳的豪贵公子们却不能出城踏青了,此刻的城外,明闯两军正在紧锣密鼓的排兵布阵,一场大战迫在眉睫......
战场边缘的小土包上,李炎正坐在一张小马扎上,身后则是绣着闯字的大旗,身边还站立着十余个卫兵,个个都神色紧绷,双目死死的盯着不远处的战场。
此处地势高峻,方便进行全局指挥,闯军没有望远镜,只能这般进行指挥,能寻得个高点已经是不错了,虽然此战是意料之中,但李炎还是心中忐忑不已,手里持着一根木棍,木棍上束着些鎏金色的流苏,这是李炎专门制造的“指挥棒”。
然后此时他的手就不住的揉搓着散乱的流苏,大腿也禁不住的颤抖,心中已经是将漫天神佛祈求个了遍。
这场仗,闯军并不占优势,从将领的角度来讲,李炎跟高一功都缺乏指挥的能力,高一功冲锋陷阵是一把好手,但历来战术指挥都是李锦在做,李炎则是理论很多,但从来没有野战经验。
而明军这边,王绍禹是军中悍将,虽然人品很有问题,但打仗的能力是不需要怀疑的,而其手下,田虎是猛将,任继荣长于军略,谢应龙擅长火器,个个都是老于行伍的角色,比起闯营这边有不少的优势。
士兵的角度来讲,劣势就更大了,人数上讲,明军足足五千之众,闯军只有三千,质量上讲,备效军的水平也就和一般明军不相上下,王绍禹手中那三百全副武装的家丁则是远胜备效军的精锐,而备效军在宜阳扩军,还多了两千多生瓜蛋子,水平就更次了。
技术上来说,这次明军出动了火器部队,谢应龙带着四百弓箭、火铳混编的军队加入了战场,同时还有四门佛郎机,这也是备效军第一次面对明军的热兵器。
而备效军唯一的优势也就是唯一的胜负手,就是王学礼的两百骑兵,自来洛阳开始,李炎就一直让王学礼的骑兵隐藏起来,而根据顾复光的回报,王绍禹尚且不清楚闯军的骑兵参战了,目前还是认为只有步兵。
也是因为这个原因,王学礼的布阵就没那么讲究了,既没有留预备队,又没有巩固两翼,将部队一分为三,谢应龙的火器部队押后,他的三百精锐家丁居中,前驱的则是在他看来跟炮灰没什么区别的一般明军,三个由大到小的方阵排列在平原上,赤红色的王字大旗,在寒风中猎猎作响。
而李炎这边,则是将部队一分为三,形成一个“品”字排布在平原上,中间的方阵有备效军精锐组成,新募之兵则分居两翼,通过这种阵型来减轻两翼的冲击,免得两翼崩溃。
不稳定的郭君镇也被李炎丢到了正面第一线,李炎倒是不怕郭君镇倒戈,因为昨日他已经接到了顾复光的情报,知道了郭君镇被王绍禹狠狠坑了一道......
战争还没开始,郭君镇就已经派遣麾下仅次于刘文炳的将领,庞天赞秘密前往王绍禹处商讨倒戈事宜,按理说这对王绍禹是天大的喜事,奈何王绍禹这个人人品确实差劲。
五千对三千,王绍禹想不出来自己怎么输,在他看来,郭君镇投降不投降不会影响大局,唯一会影响的是,他可能要少砍几个人头。
于是王绍禹丝毫不讲究的令人将庞天赞当场扣押,然后怒斥他道:“宝丰陷落不能死节,贼势衰而又复叛,此不忠不义也!吾安能容尔?”
说完根本没有听庞天赞解释就命人砍了他的脑袋,杀了庞天赞不说,还命人将他的首级悬挂起来,以此来打击闯军的军心。
郭君镇得报嗔目欲裂,气得一刀将案几劈成了两半,然后发誓一定要砍了王绍禹的狗头。
李炎得知此事,表面上没说什么,没有问罪郭君镇,但心中却是乐开了花,看自己说什么来着?带明的将领真的是稳定发挥,这下算是彻底把郭君镇推到自己这边来了。
为了复仇,郭君镇这次倒是一反常态主动请命率领所部上前线,而郭部士卒也因为庞天赞被杀而怨恨王绍禹,纷纷士气高涨,李炎也就顺势做了这个人情。
这场仗,李炎已经压上了所有的老本,除掉他之外,高一功这些人,全部上了前线,尤其是高一功,亲自穿着铠甲,拿着长矛站在第一线鼓舞士气,走之前告诉李炎:“杀敌在俺,谋敌在公!”
这既是信任,又是责任,李炎如何能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