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三十八章东华共和国
、冬天的存在。



虽然基多是年温差最小的城市,但是它的日温差却较大,白天阳光明媚。曰照充足,晚上则吹起瑟瑟冷风。不仅如此,基多还有一个与英国伦敦有几分相似的气候特征,那就是天气变化莫测,让人难以捉摸。最大的表现就是,一刻钟之前还晴空万里,天色蔚蓝,一刻钟之后就变成了乌云密布,继而大雨瓢泼。这样快的天气变化让许多初来此地的人极为不适应。但是,久居此处的基多人早有了应对之策一无论天晴还是下雨,雨伞、雨衣必是随身携带之物。



由于基多有着四季如春的宜人气候,所以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大都市。统治者们都十分喜欢基多,在历史上,基多是厄瓜多尔好几代王朝的都城。



远古时,基多是印第安基图族宗族中心,到了15世纪时,伟大的印加帝国将基多纳入了它的版图,在这一时期,基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成为了印加帝国重要的经济和宗教中心。



基多老城毁灭于16世纪早期,那时,西班牙殖民者打到了基多,守城的印加帝国将军抱着“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态度,将这座老城毁坏了现在人们见到的基多是在古城废墟上建立起来的,至今城中仍保留着87座教堂,它们是基多悠久历史的见证。



基多地势高峻,所以气候宜人,四季如春,是理想的避暑胜地,深受世界旅游爱好者的欢迎。基多市分为新城、旧城两部分,西南部是旧城区,许多地方保留了印第安人和西班牙人的建筑风格。



1978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新城座落在基多的北部,一片繁华景象,城区东西两侧的皮钦查火山非常具有名气,海拔4790米,峰顶长年积雪。基多共有大小教堂和修道院87座,著名的有圣弗朗西斯科教堂、孔帕尼亚耶稣大教堂等。圣弗朗西斯科教堂被视为巴罗克式建筑风格的杰作,是西班牙--美洲宗教建筑的典范之一。



由于基多的地理位置优越,1735年,法国的科学家在这里进行了一系列有关地球体的研究和测量,证实了牛顿关于地球偏平线的计算方法,并于1744年在这里建造了第一座赤道纪念碑。



1978年,基多被联合国宣布为世界文化遗产,基多政府也于当年决定在基多城北24公里、海拔2400米高山上的赤道0°所在地再修建一座赤道纪念碑。



这座赤道纪念碑高30米,碑身为方柱形花岗石,四周镌刻着曾到此进行科学考察的科学家的名字。碑顶部拱托着一个直径为45米的用青铜铸成的地球模型。地球模型上划有一条象征着赤道的白线,顺着碑体、碑座一直延伸到广场。在纪念碑前方,有一条石砌的长长的通道。



通道两旁矗立着一些石雕群体。凡到基多的游客,都要踏上赤道纪念碑前这条“神秘”、“庄重”的石路,并喜欢双脚分踩象征赤道的白线两侧,照相留念。到这里游览的人们还可以得到管理部门签发的一张证明书,证明其某年某月某日曾到南北半球的分界线一游。



城市南端的面包山,海拔183米,有盘山公路通向山顶,顶上有一座大型基多女神石雕像,被誉为基多人民争取独立自由的象征。山腰有一座古老的印加神庙,站在这里俯视全城,基多美景尽收眼底:皮钦查火山云雾缭绕,白雪皑皑,绚丽多姿基多市区塔楼、尖顶建筑同附近丘陵、山峰相互映托。基多的名胜古迹反映了拉美不同时代的发展特色,被列为世界文物重点保护城市之一。



厄瓜多尔的首都和皮钦查省首府,全国经济、文化中心。在赤道以南安第斯山区皮钦查火山东南麓的谷地中。根据2001年的人口统计,基多总人口1839853人。海拔2850米,是离赤道最近的首都。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13-14c,为世界上温度年较差最小仅06°的地点之一。原为古老的印第安人城市。1533年为西班牙殖民者侵占。1830年厄瓜多尔独立后,成为首都。曾多次遭地震破坏和重建。全国重要工业中心,有纺织、食品、石油提炼和石油化学、金属加工、制药、制革、木材加工等工业,并以金银工艺品、象牙和木器雕刻著名。交通中心,铁路通瓜亚基尔和东北岸的圣洛伦索,附近有苏克雷国际机场。旅游业甚盛,市内多教堂、广场、纪念碑、博物馆、天文台、大学等著名建筑,反映出南美洲不同历史时期的艺术,城北24公里处建有赤道纪念碑。



基多市分为新城、旧城两部分。西南部是旧城区,许多地方保留了印第安人和西班牙人的建筑风格。新城坐落在北部。城区东西两侧的皮钦查火山pichi



cha,海拔4790米,峰顶长年积雪。



基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 加入收藏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