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二十六章 被截去河北
哥又是个傻的,所以这应征入伍的重担就落在了许景阳的身上。



由于许景阳是个木匠,会制造些弓箭,所以就被编为了不用上战场的冶炼兵,平时做一些运输、伙夫、铸造之类的粗活。



他们现在所处的地方,距离河北也就三四天的路程,中间还隔了一条宽阔的赣江。



袁王就是凭借着赣江这条天堑,才敢和大兴叫板。



方启山一路上又收拢了十万左右的兵马,这些人全都是豫北豫中地区逃难的灾民,当然,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十万壮丁的后面可是跟了三十万左右的家眷。



到了河北地界,参军的壮丁要被送进新兵营操练,而他们的家眷则是在分配的土地上开垦劳作,纺织耕田。



豫北地区经历了大旱大灾,大兴置之不理,而后又遭受羌人荼毒,百姓流离失所,农田破败荒芜,可是说是白骨裸露四野,千里不闻鸡鸣。



而河北的袁王则是募集流民,分发土地给他们耕种,让他们不在饱受饥寒交迫和流离之苦。



袁王这一波操作下来,他在民间的声望如日中天,人们对他的尊敬和爱戴可谓是到达了极点。



三日后,随着方启山回河北的流民大军,就来到了赣江边上。



赣江上早已等候着不少船只,一面面袁字大旗在江风中招展,远远看去声势浩大,气势如虹。



方启山带回的这十万壮丁,让袁王可谓是如虎添翼。



“阿爹,你觉得咱们跟着袁王造反有活路吗?”胧月被许景阳抱上甲板,抬头看着威风凛凛的袁家旗问道。



“唔,不管他有没有活路,咱们先填饱肚子再说”许景阳偷偷跟胧月咬耳朵。



唉,胧月叹了口气,本想北上内蒙去草原种田,结果半道被截去河北,还要一边种田一边造反。



这乱世的百姓身不由己,犹如漂零的浮萍,只能随着时代的浪潮起起伏伏。
(2/2)
  • 加入收藏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