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柽进房,见那员外满头满脸大汗,除了后背密密麻麻钉眼,别处倒是瞧不出一点伤。
员外畏畏缩缩,闻听脚步声,便将头垂得更低,与之前浓眉大眼坚毅形象,判若两人。
赵柽瞧他,这世上何年何代都不乏宁死不屈,能忍受折磨的英杰好汉,但这人明显不是。
他道:“叫甚么名字?”
员外颤声道:“元超。”
赵柽点头,西夏姓氏繁杂,远胜辽金,仅次于大宋,元姓不在西夏八大姓中,乃是小部。
坐下后左右瞅瞅,既没有主簿亦没有刀笔郎,那押狱节级虽能认会写,却也只是会而已,这种涉及大事的东西,哪能够让他上笔。
赵柽只好自家抽过一张纸,边写边问,良久之后,看着桌上足足三篇的口供,不禁陷入沉思。
这名为元超的西夏谍子在东京已潜伏三年有余,这次泄露身份无非是个凑巧,那封西夏来信并不是密谍司悲风堂的,只是一封家书。
只是以元超的密谍身份,家中又怎会知晓他身在何处?无非有两个可能,他自己透露给家中,或者元家在西夏非普通家族,从别的渠道得知。
信中说元父病重,让他想办法回去一趟,至于悲风堂那边,家里会周旋一二,还须他向上告个假。
元超在东京的身份是几家大车马行背后老板,外里则走得是刑部的门路,几代谍子经营,且一路钱财开道,打进刑部极深,甚至还花重金买了個闲职,挂在刑部之下,外称元大官人。
这一日他家中来人送信,自然亦是个仔细的,毕竟生死攸关大事,却无奈碰上了时迁这贼,时迁听闻擂台事前来东京浑水摸鱼,他手段了得,居然在元宅门前不用威逼手段,便将包袱偷梁换柱盗走。
待送信人发觉,慌乱进里报告时,正有刑部都官司等人没事在元家喝茶,这元超哪怕这时想要压下亦无法,都官司人心热帮忙追贼,他亦只能暗暗叫苦,只求莫露出马脚。
时迁自然是腿快的,可一来对东京道路不熟,二来元家大门虽然看着阔气,他却不知根底,只道是个普通富户的门庭,顺走的又是看起来下人包裹,便跑了条街后就停下来,哪料后面竟有刑部之人追拿,刑部的人对京城自是无比熟稔,三两下便确定他就是那盗包贼,接下来才有了路逢赵柽之事。
赵柽又看了遍笔录,见没甚么纰漏,让元超签字画押,外面便有牛阿宝跑进来,言道又来人了,这次却不是刑部的,而是宫中内侍还有枢密院大理寺人等。
赵柽知是自己那封密奏道君皇帝看了,眼下乃是布置人交接,便出门听旨,待一切交割断完毕,监中人皆被带走,这才心中松了口气。
但他此刻却依然自由不得,道君皇帝又宣他入宫,便只得跟着内侍进入皇城,这一番折腾下来天已是黑掉。
出宫后赵柽没有回家,直去了府司,整桩事情他唯一隐瞒的就是抓到时迁,时迁在这件事里亦算个重要环节,有他口供案子会更顺畅些,但赵柽从头至尾都没想过交出此人。
梁山聚集的人头里,从本领来分,无非四种,擅厮杀,有巧工,殊技艺,废物。
能打固然可贵,有特殊技艺也堪使用,废物自然是没甚可说,但这殊技艺却亦是有用。
这样的人,每每有特殊手段,旁人极难学来,放在江湖上可能并不起眼,顶多算个吃饭家什,但如果用在军中,未必不能在特殊时候起到特殊效果。
如戴宗、时迁、解珍、解宝之流便是如此,张清李应的暗器勉强可算,这几人都没有太黑的底子,遇到了赵柽自然不可能放过。
坐在堂上,点起明晃晃蜡烛,赵柽看向下方,时迁此刻倒没被杨志穿甚么琵琶骨,但总是饿了一天,瞧着萎靡不振,有气无力。
赵柽观他,其貌不扬,瘦小枯干,自没喜人之处,只是这世上哪能总以相貌论人,貌不能论人,便是诗词书画文章亦是不能,他道:“时迁。”
时迁蔫蔫地道:“大王,小的求饶,偷盗罪大,小的伏法便是。”
赵柽点头,这一朝盗窃乃是大罪,他看向杨志道:“给他取些吃食,再拿壶酒来。”
时迁闻酒,先是眼睛一亮,随后便一个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