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二十章 神秘家族后裔
有人写文章要他殉节。其实,那些人也是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从后面的事实看来,文天祥的模糊不清,只不过在争取时间。”



汤山:“你的意思是,文天祥争取时间在完成他的棋谱?”



老头子:“没错。因为文天祥的态度模糊不清,使得蒙元误以为他或许会转变。因此,在等待答复的这段时间里,元人既不限制他摆弄象棋,也不干预他写诗作文。甚至,他还暗中通过一个家丁,跟女儿文柳娘通过书信。直到三年之后,文天祥完成棋谱,才正式向元人摊牌,拒不投降,慷慨就义。”



汤山:“文天祥在大都三年不假,但要说他拖延这三年,是为了完成棋谱,史无明载,全是你的一面之词。”



老头子却不理汤山的质疑,继续说:“文天祥的棋谱完成之后,连同那方陪伴他多年的砚台,都托付给了追随他的家丁。并向这位姓文的家丁详细交待后事:带着棋谱一直往南,到其家乡江西吉安去,找当年文天祥的弈友,走通棋谱上的残局,就能进入金鼎宫,里面的秘密,如果能够得到善用,或许可以改变宋元的历史。”



汤山一时张口结舌,觉得自己在听一段玄幻故事。



老头子却自顾自地说下去:“可惜的是,那位家丁历尽千辛潜回家乡,当年文天祥的弈友们,不是死亡便是逃散,一个都找不到,关键是,陆秀夫负帝跳海多时,南宋灭亡,元朝天下已定,无论所谓的‘金鼎宫’里有什么,想来也已无力回天了。事已至此,文姓家丁毫无办法,他自己不识字,更不懂象棋残局,如果自己留着《玉帛金鼎》全本,时间久了万一被元人发现,不但招来杀身之祸,更麻烦的是,蒙元朝庭里,难免也有象棋高手,万一解开棋局进入金鼎宫,岂不是更加如虎添翼?可要就此毁掉《玉帛金鼎》,又对不住文山先生的一番心血。”



汤山还是说不出话。老头子换了口气继续讲述:



“于是那位家丁想了个办法,将整本《玉帛金鼎》拆开,一页一页夹在文天祥留下的藏书里,然后又将这些藏书半卖半送,散入民间。由此,《玉帛金鼎》便化整为零,同样散入民间。不过,家丁留下了其中两页,传给自己的后人:一页是第一局‘玉帛金鼎’;另一页是最后一局‘单骑见虏’。自那之后,文天祥创制的残局,就只留下个名称,在江湖上口耳相传。”



老头子气血明显不足,说大段话而又语速较快时,就会后继无力。因此到这里他又停下喘了一口气,然后再调缓语速说下去:



“其实,那位家丁的后人们,都认为他干了一件很不明智的事。”



汤山一愣:“什么不明智的事?”



老头子:“他不应该将文山先生的《玉帛金鼎》拆开,像这种书,一旦化整为零,就意味着失传了。后来的历史也印证了这一点,七百多年来,这棋谱再也没有以完整的面目重见天日。”



汤山:“但那位家丁的担心,未尝没有道理。棋谱一旦被元朝上层找到,怎么能保证人家就解不开其间的秘密呢?”



老头子:“从象棋的发展史来看,经历了很多个阶段的变迁,它的真正成形,也就是棋子数目和走法跟现在一般无二,时间大致在南北两宋相交之际,而其技艺的成熟,则要到南宋末年,以文天祥为领袖的江西弈派,代表了那个时代象棋艺术的最高水平。而文天天祥自己恰好又是其中出类拔萃的人物,所以,如果他要在棋谱里面渗入点什么秘密,能够参透的,同时代中也只有江西弈派的人物,准确点说,只有当时围绕在他身边的人。”



汤山不服:“当时虽然战乱频仍,南北交流却未完全断绝,北边为何不会偶尔出一两个高手?”



老头子笑了笑:“别抬扛了。据说年代在文天祥稍前一点的耶律楚材,是个盖世奇才,深通政治、诗文以及象棋艺术,曾经指导过元人下象棋,但并未形成风气,所以北方的整体水平,远远低于南边。再说,文天祥既然敢于在元人的眼皮底下,编制藏有秘密的棋谱,除了对自己的技艺比较自信以外,很显然也是对元人的虚实进行了调查和考量的。他深知,用别的方法向朋友们传达秘密,可能更容易被发现,惟有棋谱,反而没几个人能解开。”



汤山真的不再抬扛。当然,他就算想抬扛,也说不出什么名堂。他在这方面的知识实在有限。他看着面前滔滔不绝的老人,没料到此人形貌猥琐,在某些方面却非常博学。再联系其怪异的行为,以及其隐秘的身份,汤山猛然想通了一些关节,颤声道:



“你姓文。你就是那个家丁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 加入收藏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