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了张仑,可惜张仑说没空过来。
大家都点评了一轮,文哥儿才把碗挨个转过去。
造,必须造!
老道士摇着头道:“我不喜欢去人多的地方,更不喜欢和太多人往来。”
他想了想,又分出一包赵渊那边送来的辣椒干让金生再跑一趟英国公府,看看张仑喜不喜欢这种新鲜的调味料。
少不得还得写点悯农诗唱和一番。
隔天收到了帖子,大家都觉得挺新奇,见过赏花的、赏画的、赏雪的、赏新居的,就没见过赏米的,这么稀奇的新花样还真的只有文哥儿才玩得出来。
既然是“赏米宴”,先上桌的自然是米,文哥儿安排了一碗碗生米摆在桌上齐齐亮个相,叫大家先瞅瞅米没煮熟的时候卖相如何。
第二天大伙齐聚大兴隆寺,他又让金生帮忙扛着插满红艳艳糖葫芦的草把出门,趁着还没吃饭给大伙吆喝了一圈。
碗上贴着新米的出处,好叫大伙能瞧瞧自己评价最高的米是哪一种。
文哥儿绷起小脸问道:“哥你是不是在心里编排我?”
文哥儿钱没花出去,还收获了老道士莫名的炙热眼神,一时有些摸不着头脑。
事实上对于一般人来说,新米吃着都挺香,何况这些稻种还是元思永他们专门托人找的,基本都是很不错的上好粮种,一轮品尝下来那是这也好吃那也好吃。
不就是光学玻璃,有什么难的?
好吃不好吃不打紧,关键是好玩又好看啊!
对于自家弟弟老能结识那么多奇奇怪怪的人,王守仁也觉得很稀奇。
文哥儿倒是没太失望,掏出带过来的水晶镜片问老道士能不能摸索出这类光学玻璃的造法。
接着就是大家一起品尝新米煮出来的米饭了。
文哥儿才不信。
出了野寺,文哥儿忍不住和他哥嘀咕起来:怎地他不要钱还一副很感动的模样?
何叔接下来几天都在练习熬糖,临到“赏米宴”前一天,他做糖葫芦的手法也已经炉火纯青。: